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是元代管道升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词。说道管道升,就不得不提起他的丈夫——赵孟頫。 世人熟知赵孟頫,大多是把他当成大书法家。赵的书法功底是非常深厚的,他的大楷书吸取李邕书碑的方法,既得流美风韵,又存遒健骨气,其小楷极具特色,用笔极为娴熟,结体妍丽飘逸,用笔遒劲,深得晋人神髓。 然而,很多书法评论家却对赵孟頫的评价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宋朝皇室身份。 据考证,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根据史料的记载,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一度蛰居在家。元23年(1286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江南的宋代遗臣,得二十余人,赵孟頫名列其首,并被要求单独入宫觐见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见赵孟頫才气豪迈,神采焕发,如同神仙中人,非常高兴,让他位坐右丞叶李之上。之后,元世祖先后让他出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 然而,他以宋皇室后裔之身,却舍身去奉侍蒙元,很多人认为他有失士大夫铮铮铁骨。说他“字如其人,没有气节”。但是,后人是无法知晓当时赵孟頫的心态的,但是他也留下了一些诗句,如《罪出》: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此诗应该是赵孟頫发出的一些感慨,江山更替了,谁人可能洁身自好避世一辈子?就算此辈可躲,难道世世辈辈都能不相往来吗?他也时时感叹误入尘网为笼中鸟,这也许是无奈的一种选择吧? 有人也称其书法因熟而媚俗,笔下多软,学之必入歧途。实际上,明朝对赵孟頫还是非常推崇的,世人评价赵是直追魏晋风度。只是到了清朝,人们才开始贬低赵。 事实上,清朝与元朝有何区别?尤其是对于汉人而言。 |
|
来自: 丰少少爷 > 《诗词、楹联文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