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打底层,铺好底色,留出高光; 第二步:勾轮廓线,明确前后结构关系; 第三步:加深阴影暗部,以及一些斑纹; 虽然步骤简单,也有很多小伙伴等不及已经画好发给我看了,可她们在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没想到的问题,本文我们就一一来破解这些难题吧! 关注头条号:爱绘画的小猫,私信回复“教程”并转发此文章,即可免费获得零基础绘画教程,还可以参与了1个月免费打卡活动! 【我的工具】 1、纸:宝虹300g细纹水彩本32k; 2、颜料:吴竹颜彩24色; 3、笔:达芬奇V35的2号、4号; 【上干货】 画线稿:画线稿对于我们这些没学过素描的小白来说是最难的一关,不过这一年我自己也渐渐摸索出了套路,“田字法”+“比例法”; “田字法”就是针对你要临摹的物体,确定它的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的四点,然后在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框,然后再画出中线两条横竖线,确定好一个田字; 这个外框当然你要根据物体的比例去确定,比如你发现这捆四季豆,最高点到最低点量出来是A,然后最左点到最右点量出来是B,然后你会发现A=2B多一点,也就是高比宽的两倍还要再多一点; 所以在草稿纸上我确定高为14cm,所以宽就是5.5cm,按这个比例你也可以画的更大或者更小一点; “比例法”就是每画一笔细节,你都要去比对它四周的位子,按照比例定位去画,而不是想当然凭感觉; 这捆豆我确立好上下左右四点以后(因为画的多了我就不画出四条框线了,只画四点短线自己心中就有数了),决定分上下两部分画; 下图是完整的线稿,在刻画的时候,按照比例法一根一根去画,比如第一根的尖角在这个位置,第二根的尖角比第一根微微低一点,第五根的尖角是最高的; 把半透明的转印硫酸纸放在线稿上面,仔细描出轮廓; 把正面描好的硫酸纸自己反过来,反面也描一遍; 把两面都描好的硫酸纸正面朝上,放在水彩纸上,左手固定位置,右手用一元硬币用力刮线稿轮廓线; 千万不要移动,来回多刮几次,干净的线稿就在水彩纸上了; 你要是觉得铅笔印太深了,可以用可塑橡皮轻轻敲打线稿,变淡以后就可以上色了; 但是千万不要太淡,免得自己都搞不清楚每一根豆的边缘线在哪里; 上色:第一步:打底层,铺好底色,留出高光; 【茅茅细语】第4期第1问:下图的上色技法叫? A、湿底点染法; B、干底平涂法; 答案是A,湿底点染法,先给豆刷一层清水,然后点染上绿色颜料,中间留出空白不要上色,表示被光照射到形成的高光; 这里有小伙伴遇到了问题:为什么颜料刷上去以后不会渗开,而是在原地不动呢? 原因在于这个水份控制,先说底层刷水,我说过水彩纸的特性就是吸水,你刷一遍马上就干了,起码得刷2次,但你如果湿答答的一次性上很多水也错,水多的起水坑了也容易囤积颜料在原地; 水你要刷2次,且每次都是薄薄的刷,不要让纸上起水坑,你把纸抬起来测光看一下,纸表面有一层湿的水反光最好,如果你抬起来还有水游来游去就太多了得吸走一点; 其次是颜料的水份,颜料不能太浓,颗粒太大当然不容易散开; 但是我们需要深绿色,所以颜料是可以调的浓郁一点,但要搅拌均匀,然后毛笔蘸取适量到纸上,也就是薄薄的上色,这时候颜料会被水彩纸上薄薄的水层带动沿着纸的纤维流动渗出须子; 所以这时候我们趁湿马上用干净8成干的水笔柔边,修整一下毛躁的边缘,见下图; 上半部分一样的技法全部画好,注意每根豆的高光位置; 【茅茅细语】第4期第2问:从下图高光你可以判断光线是从哪里打过来的? A、从左上角; B、从右上角; 答案是B,大部分四季豆的右边部分是白色高光,所以光线是从右上角打过来的,因此对应的阴影也就在左下角了; 不信你用手机手电筒从右边照一下你的手,看看你的爪子阴影是不是在左边; 依样画葫芦,把下半段豆也打好底层,注意整根豆的连接一致性; 还有上色的时候避开高光部分,我看到有的小伙伴整根都是绿色了,上色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避免太多颜料一次性渗开过头; 第二步:勾轮廓线,明确前后结构关系; 有小伙伴问我勾边缘线用的是什么颜料?为什么她的画完线特别明显特别黑; 你们看下图的边线,是不是有看到绿色、深绿色、深棕色;其实勾边缘线我用的是若草+紫调和的棕灰色; 你们可以试试绿+紫看看是不是变棕灰色了,而且这种颜色很适合画植物的暗部,比直接用黑色要自然100倍! 不过勾轮廓线切记2点: 一、不要一整根都勾满实线,不然就很假,要部分断开; 二、不要整根颜色一样深,有浅有深,更自然; 第三步:加深阴影暗部,以及一些斑纹; 【茅茅细语】第4期第3问:下面2张图的配套动作叫什么技法? A、干叠+柔边; B、干叠+擦色; 答案是A,在干的底层上涂深绿色,然后边缘用干净微湿的毛笔晕开,柔化硬边,使过渡自然; 分享2点: 1、干叠+柔边的技法要领:绝不是知道了这4个字你就会画了,水份把握是关键; 我起初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刚好适宜的水份,有一天在网上突然看到有人说学水彩就要会水性,于是我去年夏天就去报了一个游泳班,29岁学会了狗刨! 回来后发现水彩的水份照旧控制不好,仔细一看原来人家的“会水性”是带引号的,哈哈,开玩笑,没办法,只能乖乖的研究笔下的水性啦! 把颜料从加一点点水到很多水,一点一点调试出来,然后柔边的水笔笔头含水量也从饱满到九成干一点一点去擦前面那坨不同浓度的颜料; 你会发现,什么样浓度的颜料适合搭配什么样干湿度的水笔柔边最好,甚至花卉不同的部位是要用不同的浓度叠加的; 关于水份的文章我至今还未写过,因为它是个极其细腻且庞大的活,但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写出来的,而且会写成一个体系的,循序渐进! 针对这一捆豆的干叠颜料浓度我推荐颜料和水份5:5,也许做不到这么准确,但可以给个参考: 你在调色盘里用毛笔搅拌颜料的时候,这个浓度的感觉是很润滑的,不像酸奶那样浓稠,但又不像加了过多水份那样清汤清水的; 然后柔边的那只水笔你就用7成干,怎么衡量,毛笔整支沾水拿出来在纸巾上来回蹭2下即可;我用的是达芬奇V35的2号毛笔做柔边; 2、这捆豆加深哪些暗部;既然高光在右边,我们加深每根豆的左边,还有豆与豆交界相碰的地方; 下图是加深完毕的豆子,你可以对比前面没加深的一张图,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看哪些地方加深了; 这个加深部位无需和我一模一样,完全不会影响整体效果; 做不到也得努力做,继续!用上面那个深色再次勾一下变淡的边缘线,以及豆尖上面的一些斑纹,豆身就大功告成了! 画捆线:先用岱赭勾一下里面的一根根线路; 岱赭加大量水调成浅色平涂在一些块面上,有些块面空着留白不要涂; 等干,岱赭+焦茶调和深棕色,勾一下轮廓线,然后加深一些块面的尖角处就完事了,见下图; 最后,画整捆豆的阴影,位于左下角,先用铅笔画出大致形状,浅一点; 用刚才那个绿+紫调大量水,平涂阴影,当然先刷水,再上色,浅浅的上,不够深,等干再上一次,千万不要一次性上很深,我总觉得阴影太显眼会很假,那我倒宁愿不画阴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