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书院:中西合璧,古今交融】 给孩子与世界接轨,面向未来的IB国际教育! 不读东鲁书,不知西来意。德不孤,必有邻。欢迎收听《国学简史》第24期:孟子 | 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期“东鲁国学”分享的是《四书》的最后一部《孟子》。之前我们已经分享过《大学》、《中庸》和《论语》。 你可能会说,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中学都学过,甚至现在还能背出几句,你的文章有什么新鲜吗?OK,我们先来一点冷知识,“热热”身! 下面这些生字,你还认识多少?
孟子引用的那些典故你现在还知道多少?
小说中,有的人可以含着金汤匙或通灵宝玉出生,还没拿到功名就有家族企业或爵位等着继承;现实中,更多的人则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农民或小职员家庭,甚至一辈子都难走出眼前的大山,用尽全力度过的也只是平凡的一生,到底意难平! 今天分享的这篇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中出身平凡,又心怀理想,盼望春暖花开的普通人,在努力向上的奋斗姿势中,找到一些慰藉和力量。 图文|文阁 朗读|艾伦 01 【孟子·告子章句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 02 【注释】 ①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二十岁时,因为孝顺闻名于世,三十岁时受四方首领举荐,被尧启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位。发:起,指任用。畎:田间水渠,畎亩:田地。 舜的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能和以孝”。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就另外娶妻生了象。象骄纵,无法无天。舜的后母愚悍奸诈。瞽叟溺爱后妻的儿子象,三人时常盘算杀害舜。 舜登到谷仓上涂泥,瞽叟就从下面放火焚烧谷仓。舜挖井时,瞽叟同象一起往井下填土,把井填实。舜都设法逃避了。遇到有小过失,他就接受处罚。舜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和弟弟,天天真诚如一,谨小慎微,没有一时一刻怠慢。 舜曾经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上烧制过陶器,在寿丘制作过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在负夏做过生意。舜在历山种田,历山地区的人在划分田界时,都懂得互相谦让;在雷泽捕鱼时,雷泽一带的人都谦让自己的居处;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时,黄河边出产的陶器全没有粗制滥造的。他住过一年的地方,便形成村落;住过二年的地方,便形成城镇;住过三年的地方,便形成都市。 ②傅说(fù 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原在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做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帝武丁即位后,想复兴殷朝,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助手。因此三年不说话, 政事都由太宰决定,暗中观察国情。武丁夜里做梦得到了一个圣人,名叫说。他察看众多的官吏,没有一个跟梦中所见的人相合。于是就派很多人持画匠画的画像在民间到处寻访,终于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说。 当时说作为刑徒,正在傅险服建筑方面的劳役。说被带到武丁的面前,武丁一见就说“找对了”。跟他一交谈,果然是个圣人,就任他为宰相,他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于是就根据傅险这个地名来给他定姓氏,称他为傅说。 03 【译文】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提拔,胶鬲在鱼盐贩子中被举用,管仲从狱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海滨被推举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擢拔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感受到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的煎熬,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的事业颠倒错乱,通过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意志变得坚强,增长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却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不通,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语言中表现出来,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祸患,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逸享乐必将导致灭亡。 04 【感悟】 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参考资料:
用国学喂大的孩子,早就赢在了格局上。我体会在海外学习中文,比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习得文化,文化藏在国粹经典和流动在江湖市井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