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一首律诗,也就是格律诗,所谓格律诗就是按照严格的固定格式创作的,格律诗的成熟也是在中唐杜甫时期,杜甫是律诗集大成者,这首《登高》也被誉为七律之冠,还是实至名归的! 杜甫与李白是唐诗上的两座巅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厚缥缈的气势是学不来的;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抑扬顿挫沉郁忧愁而又重视炼字。 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严格限制,不仅制定了固定的格律,就是字数、押韵、粘对等等上也与古体诗大相径庭。格律经过初唐和盛唐的沉淀完善到了中唐时期已经完备,标志就是杜甫律诗的大成。律诗分五律和七律,以每句字数为准,四联八句。 律诗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此联不做对仗要求。 颔联: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颔联大多数律诗追求对仗,也有不押韵的,不作严格要求。 颈联: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颈联必须严格对仗,也就是说颈联从整首诗中摘出来完全是一副合格的工对。 尾联: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必须压平韵,尾联不要求对仗。 首先从格式上来说,《登高》四联八句每联都是工对,这在绝大多数律诗中都是很少见的,多数律诗只有颔联和颈联对仗,首联尾联并不对仗。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律诗的格律上来说《登高》便已经胜出了不少, 全诗在声律句式上,极精密、考究。当然一首合格的律诗也不是只要格律完备对仗工整就可以的。 《登高》虽然每句皆对,却没有格律束缚的痕迹,感情流畅自然,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