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屠灭江夏镇时,岳钟琪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脸划破?

 鹿文康金 2019-02-21

在《雍正王朝》中,表面上岳钟琪是年羹尧的心腹,是年羹尧从四川一手带出来的,是完全可以参与到年羹尧的秘密核心的人物,也是年羹尧的得力助手。但背地里岳钟琪却是有一点腹黑,也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且善于隐忍的人。因此他比年羹尧更可怕。


早期的年羹尧是非常信任岳钟琪的,而岳钟琪和年羹尧的配合的默契程度也堪称一绝。

年羹尧从四川带了500人来到安徽剿灭江夏镇,就是由岳钟琪带队,昼宿夜行,途径之地,无人察觉。在江夏镇任伯安等人接待胤礽心腹,举行晚宴的时候,500多兵士黑衣夜行,早已包围江夏镇,岳钟琪等人早已伏于梁上,单等年羹尧的命令。


只需要年羹尧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知道接下来该干些什么?毫无犹豫,动作麻利。年羹尧一个手势,刀便架到了任伯安等人的脖子上。

但是就在此刻,原计划发生了意外。江夏镇的阮千总又带兵包围了江夏镇,要年羹尧放人。


年羹尧原打算扮盗贼,清洗江夏镇。扮盗贼清洗江夏镇,最大的好处在于不暴露身份,完成任务,掠得江夏镇的财宝。但此刻,由于阮千总的搅和,原计划落空,年羹尧不得不公开身份了。公开身份,便于执行公务,但是想堂而皇之的将江夏镇的财宝运走几乎成了不可能。


年羹尧不得已公开身份,拿出十三爷密谕。但是引起了胤礽的亲信的怀疑。由于十三爷表面上是胤礽的人,阮千总又开始壮起胆开始纠缠。但是年羹尧直接了士兵下了阮千总带来的人的兵器。在整个过程中,年羹尧下令,岳钟琪执行。一点都不抢年羹尧的风头,完全一个小二子的角色。


在最终取得了《百官行述》的当票和胤礽的书信后,反正要看的那一箱一箱的换命的金银,两眼放光。他向岳钟琪使了个眼色,岳钟琪就明白了年羹尧的想法。

一方面假意让阮千总带着他的人马走,转过头来在自己脸上划了一刀。大喊“造反了,兄弟们杀呀。”于是瞬间剿灭了江夏镇700余口,并且放火烧了江夏镇。这一杀不止是杀了江夏镇的老老少少,还杀了胤礽的心腹,以及无辜的阮千总百余名官兵。年羹尧的心狠手辣,不只是年羹尧自己的心狠手辣,是他整个团队的心狠手辣。这里面自然也包含岳钟琪。

之所以岳钟琪在自己脸上划一刀,这就是江夏镇勾结阮千总造反的证据。


哪怕以后公堂对簿,岳钟琪脸上的这个刀疤,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剿灭江夏镇,杀那么多人的原因,因为他们造反,造反就要被剿灭。虽然这个证据很浅薄。但是年羹尧利欲熏心,他非常了解各方面势力,赌的就是这个事情不会被朝廷深究。

因而岳钟琪脸上的这一刀就是给自己剿灭江夏镇,掠夺江夏镇才财宝的理由。随后年羹尧带了部分珠宝细软回京复命。让岳钟琪将所有的财宝全部运到四川,并对此次参与任务的兵士集体嘉奖,每人500两。但在这里面他并没有说对岳钟琪奖多少,这恰恰说明了是对岳钟琪的信任。


但是剧情的发展告诉我们,年羹尧和岳钟琪这样的完美的搭档,最终在西北还是走到了尽头。随着官越做越大,权力越来越大,年羹尧猜忌过岳钟琪,而岳钟琪在最关键的时候釜底抽薪,取代了年羹尧。


有人说《雍正王朝》抹黑了岳钟琪。岳钟琪是岳飞的22世孙,为人忠贞,爱国爱民。但岳钟琪本人实际上还是比较会审时度势的,冠冕之辞虽如此。但实际上在”曾静劝反”的事情上,为了自保,耍了两面三刀的手法,出卖了一堆人。但是雍正对岳钟琪还是非常的信任和赏识的。并且在雍正12年的时候,故意将其议决处死,临斩的时候,又不饶他一命,判个斩监候,罚款70万两。实际上就是将他留给乾隆起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