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智谋:闯荡社会不懂因人而异是要栽跟头的,教你迈过这一脚

 做内心强大的人 2019-02-21

【鬼谷子-原文】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鬼谷子-译文】

  所以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的要从内心着手进行游说,内心亲近而表面疏远的要从外表入手游说。

  所以对内心与表面无所亲近而有所疑惑时,要根据对方的怀疑变换游说之辞,根据他的表现予以肯定,根据他的观点予以总结,根据对方形势予以成就,根据对方缺陷予以权衡,根据对方忧患予以排除。

  经过揣摩研究施以恐吓,提高到一定高度感动他,稍微引据证实,设符验应证,蒙蔽而阻塞,扰乱而迷惑,这就是计谋。计谋的运用,公开不如隐秘,隐秘不如同心相结,结为朋党而亲密没有间隙。循常理不如出其不意,奇谋一出则不可阻止。

  所以游说君主,一定要陈述奇策;游说臣子,一定要讨论他的切身利益。

诸葛亮草船借箭

  中华民族一向以足智多谋著称于世,其中有位最受称道的人物——诸葛亮。在民众口传中,他简直是智慧的化身、智者的代名词。提起诸葛亮的智慧,最可称道的是他的“草船借箭”。

  那是三国初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进袭江东,想一举灭吴,那么刘备等弱小军阀便不在话下,很快就会剿灭,统一全国。诸葛亮分析了形势,必须帮助东吴,保住东吴,以牵制曹操,刘氏集团才不会被灭掉,于是他力主孙刘联合抗曹,便到东吴去游说。经过舌战群儒,驳倒张昭等“降曹派”言论,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后,与东吴都督周瑜共定败曹大计时,两人在手中同写了一个“火”字。

  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气量狭小的周瑜容不得别人比他强,因此嫉妒诸葛亮,想借机除掉他。

  这一天,周瑜会集大将,并请来诸葛亮共议实战措施。两人都认为江上作战,需多置弓箭。周瑜便说:“如今军中正缺箭用,想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不知可以否?”诸葛亮已明白周瑜要干什么,但为了抗曹大局,他还是答道:“都督委派,我当效力。不知这十万支箭何时用?”周瑜说:“十天怎样?”诸葛亮说:“大战在即,十天太晚了,三天就可造好。”

  周瑜一见诸葛亮上钩,大喜过望,紧盯一步,说:“军中无戏言。”诸葛亮正色道“愿立军令状。三日造不出,杀罚随都督。”周瑜十分高兴,忙取来笔墨,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暗中吩咐在原料供应上做文章,让匠人拖延时间,单等三日后惩治诸葛亮。

  东吴谋士鲁肃怕就此破裂了孙刘联盟,十分着急,便去诸葛亮处探听虚实。哪知诸葛亮满不在乎,悠然自得。鲁肃问计,诸葛亮别的没说,只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只大船,每船三十名军士,船上用青布作幔,再扎上千余个草人,布在船两边,并准备进军鼓号。且叮嘱鲁肃,万万不可让周瑜知道,鲁肃不解其用,但却认真做了准备,也未告知周瑜。第一日没有行动,第二日没有行动,第三日鲁肃沉不住气了,正要前去询问。晚上四更时分,诸葛亮派人来请鲁肃去取箭。鲁肃蒙在鼓里,随诸葛亮来到江边。

  诸葛亮指挥二十只大船,用绳索连在一起,向江北进发。鲁肃见这么几个人去冲曹营,吓得不得了,问诸葛亮干什么?诸葛亮笑而不答。到了江上,大雾弥漫,对面不见人。诸葛亮令人准备了酒菜,与鲁肃小酌。鲁肃心里跳个不停,哪里品得出酒味!五更时分,船近曹军,诸葛亮命船只一字儿摆开,贴进曹军城,然后擂鼓呐喊。鲁肃吓得面如土色,制止不住。

  曹军听到呐喊,飞报曹操。曹操见大雾甚重,怕有埋伏,便不让军士出击,只令手下人放箭射去,阻挡敌军进攻。又命从军营调弓箭手来支援,共集合了万余名弓箭手,放起箭来,箭如雨注般飞向诸葛亮的船只,不一会儿便把一面射成了“刺猬”。诸葛亮又令船队调过头来,让另一面靠近曹军水城,加劲擂鼓呐喊。曹军弓箭手见状,又忙射箭,把这一面儿也射满了。诸葛亮便令军士拔锚开船,高喊:“谢曹丞相送箭!谢丞相送箭!”直把曹操气得吹胡子瞪眼,懊悔不及。

  来到东吴水城,天色大亮,诸葛亮便向周瑜交差。周瑜自叹智慧不及诸葛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