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的四个“攀登”阶段

 昵称33542116 2019-02-21

以攀登泰山为例,知行合一体悟阶段。


第一个阶段:知难行难,踌躇徘徊要不要登泰山。

未到泰山或者刚到山脚下,有人说泰山高大雄伟,有人说泰山险峻难行,要不要下决心亲自去攀登一下呢?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思之虑之”的感知、认知、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经过一定时间的思想斗争,或短暂几分钟,或与朋友家人讨论更长时间,其中的滋味难免有辗转反侧、犹豫不决;以修身为例,要不要修身,是由着自己的私欲、情绪就这样下去,还是下决心修正自己,都属于第一个阶段的知难行也难。

第二个阶段:知难而行垂直攀登翻越十八盘登临南天门。

决心上山了,从红门经中天门上十八盘徒步登山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艰难的过程,越向上走,对心性和体力的挑战越大,面对诱惑越来越大,算了吧放弃吧,这种念头会多次反复;“在经历汗流浃背、腿脚酸软、四肢无力的“空乏其身”,耗尽所有的体能后,咬着牙,用身体的潜能支撑,终于爬上南天门,立定身体,平稳气息,回望岱下,会油然发出这样的感叹:泰山真高!”登山如此,修身亦是如此,在修身的过程中更需要“攻心准、磨心久”、战胜诱惑与畏惧,战胜八十一难,从“心上”登临南天门!

第三个阶段:行,畅游天街,登临玉皇顶。

进入泰山天街,与云彩相伴,一路畅行,登临泰山极顶“一览众山晓”:人在山中,山在云中,云在人中,切身感悟到天地人本是一体,知与行本是一体,形影不离、难舍难分。

第四个阶段:大知顺行,势如破竹俯瞰俯冲下一天门。

下山的路,一路俯冲,从“天上”回到“人间”,从极高的天人合一体验回到人世间的事上磨炼,知行合一已经养成了习惯,成为了惯性的思维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