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德功老师获奖记录

 收藏sczg 2019-02-21

李德功作品获全国最高美术终身荣誉奖,卢浮宫世界最高美术贡献金奖

1995年,作品《霜天烂漫》,获“画圣杯——全国青年美术展览”优秀奖;

1998年,作品《兰竹》,获“中享杯——全国青年书画大奖赛”二等奖;

1999年,作品《丹花碧叶》,获“我爱祖国-全国名家书画精品展览”一等奖。

2002年,作品《鹰击长空图》,获“世界名家书画作品展”特等奖;

2007年,作品《兰竹双清》,获“紫荆追梦——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两岸三地书画展”金奖;

2009年,作品《大吉图》,获“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

2010年,作品《金桂图》,获“和平杯——亚洲名家美术展览”金奖,被授予“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3年,作品《美丽中国》,获得“巴黎卢浮宫国际美术展”,获得世界美术特殊贡献金奖;

2014年,作品《竹林飞雀》,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最高美术终生荣誉奖;

2016年,作品《幽谷晨韵》,入选“第十五届中国画艺术展”,并担任花鸟组评委会组长;

2017年,作品《幽林鸣翠》,入选“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获得终身荣誉金奖;

2017年,作品《幽鸟鸣春》,入选“第十六届中国画艺术展”,获得一等奖;

2018年,作品《荷塘双侣》,入围“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得最高美术奖;

2018年,作品《金秋》,入围“金城流韵——21世纪新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得一等奖;

2018年,《中国梦·共建繁荣》,入选“2018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获得金奖;

2018年,作品《和平颂》,获得“世界华人名家书画精品展”一等奖,并担任评委会主席。

中国当代花鸟画领军人李德功他将宫廷绘画方法融入当代国画技法之中,利用宫廷写实的方法去观察对象,利用国画手法去表现对象,实现了古今融合、兼工带写的艺术风格,不愧为中国近代花鸟画的一代巨匠。李德功画花鸟,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凝练后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李德功老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花鸟画主题性创作研究会员、中国军地书画研究院特聘艺术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微信图片_20190218164539.png

李德功,河南省太康人,中国著名花鸟画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中国国宾礼特供艺术家、教授,清代宫廷画家李秉德八世孙,花鸟巨匠娄师白大师的关门弟子。自幼酷爱书画,少年时期跟随李苦禅先生学习绘画,青年时期拜花鸟绘画宗师娄师白先生为师,后进修于河南大学和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他全面继承李苦禅和娄师白先生的艺术技法,并有所创新,精妙的把古代宫廷与现代花鸟画融为一体,作品极具简练、富贵、奢华气息。因此,“范曾的人物”与“德功的花鸟”,并称“画艺双绝”。

IMG_0205.JPG

李德功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小鸟、蝴蝶、螳螂、蝈蝈、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

IMG_0206.JPG

李德功曾应邀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多伦多国际艺苑画廊、美国欧克兰工艺美术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世界级美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对弘扬祖国绘画艺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世界知名美术机构评为“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大使”、“德艺双磬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其中《世界美术》将他评为“世界最具投资潜力的艺术家”。

李德功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驻京大使馆、俄罗斯驻京大使馆、加拿大维多利亚市美术馆、英国驻京大使馆、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等地方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