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清秋弦月图(曼殊名画三)

 昵称16627923 2019-02-21

《清秋弦月图》初刊于1907年8月10日《天义报》第五期。

原题:“名画之五《清秋弦月》曼殊笔。”

画跋:“‘始夜枫林初下叶,清秋弦月欲生华。凉凝露草流萤缓,云断西峰大火斜。藏壑余生惊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兴亡聚散经心地,高柳萧森隐芦花。’曼殊写王船山诗意。”跋以行书题于画上,并以铅字印于画之左侧。

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 – 1692),湖南衡阳人,字而农,明清之际抗清志士、著名学者、思想家,因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其人气节高尚。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复陷,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等地,窜身瑶洞,伏处深山,而刻苦研究,勤恳著述者垂40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薙发)。王氏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善诗文,也工词曲。

此画是曼殊寓居《天义报》社期间的作品。杨沧白《题萧纫秋所藏曼殊画稿》:“曼殊……绘事妙天下,牛鼠鸡鹜之模,皆天机盎然,其山水乃超轶绝尘,萧寥有世外致。居平不屑为人役,虽槁卧,不以片缣求鬻,世尤以此珍视之。……其遗墨长留人间,言挽近画僧者必归之。纫秋亦曰:‘曼殊,盖世之伤心人也,独其画不类。’观其出离尘壒(ai爱,尘埃)之表,翛然脱而不滞,郁灵气,荡清氛,而未始有测其端厓,此亦天地之至逸也。”

读着这种世间少有的“郁灵气,荡清氛”的佳作,心灵就好像在一次一次地洗涤着,进入至清至洁的境地。

        陈翠娜小翠《孤山谒曼殊上人墓》诗:“寄问千秋谁得似?石涛画笔浪仙诗。”

(原载李蔚《曼殊妙迹百帧》第20-21页,北京远东联合国际拍卖公司2018年10月出品,非卖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