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第一位油画老师,苏派油画教父!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2-21

马克西莫夫这个名字,想必现在的很多人都不熟知。

可是,当翻阅建国后的美术篇章时,50至90年代最有成就的油画作品,均出自马克西莫夫1955至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办的一个著名油画训练班。

1957年初夏朱德总司令来参观油训班毕业作品展与教师和同学合影。

前排:李宗津、董希文、王式廓、江丰、马克西莫夫、朱德、吴作人、王曼硕、彦涵、艾中信。

后排:丁井文、佟景韩、谌北新、王德威、靳尚谊、冯法祀、陆国英、魏传义、 王恤珠、俞云阶、詹建俊、王流秋、汪诚一、于长拱、高虹、何孔德、侯一民、袁浩、秦征、任梦璋

这个班叫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指导教师就是马克西莫夫。学员都是后来颇有建树的中国油画大家:魏传义、于长拱、汪诚一、秦征、武德祖、何孔德、王恤珠、袁浩、谌北新、王流秋、高虹、陆国英、冯法祀、任梦璋、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王德威、俞云阶。

马克西莫夫,毕业于莫斯科美术学院(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后成为该院的油画教授,并获得了苏联斯大林文艺奖章。

《集体农庄工人》(油画)马克西莫夫

他来中国时不过43岁,身材单薄,个头不高。与传统观念中虎背熊腰的俄罗斯汉子大相径庭。在油训班里论年龄,他也就比班长、徐悲鸿的高徒冯法祀稍大一点;论个头,他要比后来创作《起家》成名的詹建俊矮一头半,以至于詹只能不自然地在俯视中倾听他指教。

1956年马克西莫夫在教室指导教学

然而,马克西莫夫平易的教学态度、旺盛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幽默的语言表达,使学员们均为之折服。

《齐白石》(油画)马克西莫夫

许多人回忆,马克西莫夫教学非常卖力,虽然他在华的工作重点是油训班,但他同时还兼顾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的业务进修,等于另有一个“校外油训班”。

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与朱德的合影。

中国教学期间,马克西莫夫还以苏联和欧洲的油画教学体系为蓝本,协助中央美术学院制定油画教学大纲,健全油画教研制度,建构基本符合油画教育的、循序渐进且明确的教学计划,使中央美术学院乃至全国美术院校的油画教学步入正规化的发展轨道。

《列宁的葬礼 》(油画)马克西莫夫

建国初期可供作为油画教学使用的图片比较匮乏,更无从谈起欧洲油画原作,马克西莫夫就常和学员一起作画,通过示范让他们了解油画的物理性能和表现技巧。即便是在夏日骄阳进行的外光写生训练中,马克西莫夫也一如既往地和学员肩并肩工作。在田间地头的他,不像是一个苏联专家,反而更像一个普通农民,光着膀子,手持画笔,挥汗如雨。

1955年夏,在农村写生的马克西莫夫。

马克西莫夫在中国的许多作品就是和学员们这样一起完成的,这些作品不仅是中苏美术交流的历史见证,更是新中国油画教育史上一部生动直观的“原版教科书”。

《列宁与斯大林》苏联油画

另外,许多当事人对于马克西莫夫很会讲课这一点也印象深刻,著名油画教育家艾中信回忆说,“马克西莫夫讲课非常动听,学生听得很过瘾,因为他不仅能够结合画面问题有的放矢,而且还常常以欧洲美术史的经典作品和名家流派为例,阐述他们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而这正是当时多数教员限于客观条件而难以具备的。”

1955年,马克西莫夫油训班同学陆国英(左一)、詹建俊(左三)、靳尚谊(右一)等合影 。

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靳尚谊也曾多次谈到,正是马克西莫夫使他对“什么是结构以及如何表现结构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他对造型的理解和实践开悟了许多。

《风景》(油画)马克西莫夫

1957年,马克西莫夫前脚刚离开中国,后脚美术界便开始了“反右派”运动,一部分“马训班”的学员也被打成反党的右派份子。马克西莫夫回国后也遭到冷遇,被莫名其妙地赶出了苏里柯夫美术学院。为此,他困惑不解、怨天忧人,后半生郁闷不得其志。据传苏联垮台后,他的生活陷入窘境、朝不保夕,许多中国的学生前去看望并接济他。

《斯大林与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苏联油画

1993年,80岁的马克西莫夫在莫斯科逝世,临终前反复唠叨的是他在中国的经历。

责任编辑:子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