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会:穿越千年的中国古代水坝智慧

 文冠厚朴 2019-02-21


  据历史书上讲,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坝距今有3000多年,是古城加瓦的供水系统的一部分,在今天的约旦境内。


  可是中国的考古学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改写了这个历史。


  2016年,国内一些顶尖的考古学家、水利专家齐聚杭州,他们利用高超的科技手段,包括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发现我们的祖先在距今4700年到5100年前,就已经在良渚古城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他们不仅在城内修了复杂的河系,还在外围建造了一些非常复杂的水坝。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建造良渚古城的同时,一并要建造水坝呢?


  主要是因为他们住的地方不太安全,他们住在太湖边上,海拔只有2米。雨下得稍微大一点,就会被水淹,尤其是他们住的这个地方靠近天目山系,是整个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所以,我们的祖先不得不建造复杂的水利系统,以减少自然灾害。


  在老虎岭水坝遗址的发掘现场,我们发现,古代的沼泽地,上面长满了草,下面有淤泥。良渚先民先把上面的草给割掉,然后用铲子把淤泥铺在草上,顺势一卷,用芦苇一捆扎,就形成了一个土包,我们现在把它叫作“草裹泥”。他们把一个一个的“草裹泥”堆砌在一起,就形成了水坝。“草裹泥”有一个特点,就是体量小,而且非常柔软,可塑性很强。一旦连接到一起,就可以使一个水坝完全不透水,所以这个水坝的质量非常高。


  良渚先民巧妙地设计建造了高、低两级水坝,可以让大量雨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解除洪水威胁。经专家分析,高坝可以阻挡短期内870毫米的连续降水,相当于当地“百年一遇”的降水量标准。根据低坝现存的坝高海拔10米来推测,可以形成面积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库区。


  良渚古城的这些考古发现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把整个中国治水的历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所以说,我们的老祖宗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践行“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理念了。


  顺着历史的长河,穿越到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历经2000多年还在造福着今天的人们,它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为什么被朝廷任命来建设这个水利工程呢?因为当时秦国的蜀郡非旱即涝,老百姓称这个地区是“泽国”。于是,朝廷选拔了非常擅长治水的李冰担任蜀郡太守。而李冰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为都江堰选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都江堰工程位于岷江的弯道上,顺着这个弯道,水很容易聚拢到渠首的位置,也就是被称为“鱼嘴”的分水堰。当水流到“鱼嘴”时,江面骤然变宽,速度也慢了下来,于是实现了分流,一部分流向内江,最终经狭窄的渠道流向成都平原,另一部分顺江而下。


  水量的变化与季节非常有关系。春季时,本来水量很少,“鱼嘴”就把水量引向内江来泽被成都平原,保证农田灌溉。而到了夏季,雨量非常丰富,为了使成都平原免受水灾,“鱼嘴”就利用弯道动力学,把六成的水引向了外江。


  都江堰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比都江堰稍微晚几十年,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水利工程值得一提,它就是位于当今广西兴安县内的灵渠。


  公元前221年,具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他没有就此罢休,他把目光盯向了岭南,他想南下征服百越,最终统一全国。可是在南下的过程中,他遇到了预想不到的困难,当时有重重山岭的阻隔,使得运输粮草和兵马变得非常困难,这样怎么能打胜仗呢?所以他就命令部将史禄负责开凿灵渠。经过30多万秦兵和当地老百姓的开山辟石,最终建成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灵渠的基本原理。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大小天平坝和“铧嘴”,使海洋河(湘江源头)实现分流,一部分注入弯弯曲曲的北渠,一部分注入南渠。北渠最终通往湘江,南渠最终通往漓江,这样就实现了跨流域的调水。


  大小天平坝的上下游都有很多浮沙,随着水的推进,会对坝体造成侵蚀。人们不禁感到纳闷:为什么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霜,这个坝体还是这么坚实呢?


  1979年的时候,灵渠当地水利专家重新修葺大小天平坝时,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专家们惊讶地发现,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巧妙的方法——用松木来巩固坝基。在沙石上首先用竖直的松木来打桩,像盖房子一样平着铺、纵着铺,再修建石坝,这样的话水坝就可以历经千年而不倒。


【作者:张志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