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学习音乐要找最专业的老师

 山水怿夫 2019-02-21

很多人一开始学乐器想自学,总问别人“用什么教材好?看什么视频好?”,殊不知自学会给学习造成很多问题。

要解释这一点,得从乐器学习的特点说起。

乐器和数学、历史等纯知识的学科不一样。乐器演奏牵扯到动作,本质上是肌肉记忆的一个过程。练习任何技巧,都应该先从慢速开始,一遍遍重复这个动作,肌肉逐渐形成记忆,形成惯性,因此越来越熟练,最终达到下意识(大脑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做这个动作的程度。

你看舞台上那些演奏家演奏得又快又精确,那个时候他其实是没有在思考“下一个音该怎么演奏”的,他是凭着长期练习之后形成的惯性,手指在下意识地动,否则这么大的信息量,大脑怎么思考得过来?

记忆的特点: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身体会把你一开始练习的几遍到几十遍动作,当成正确的动作来记忆(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正确……)

因此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时候。当一个动作形成习惯之后,想要改变它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了。我见过太多人由于没有正确的指导,在一开始就养成了不好的演奏习惯。

如果想要纠正错误的习惯,就必须得建立正确的习惯,让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时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才可以,只要注意力稍微放松,就可能又回到过去的老样子。

因此,重点是得有人告知你什么样才是正确的,每一条练习都需要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

换句话说,你得知道你现在在练的这条练习,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算是合格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条练习?很多人一开始就想通过自己看教材或者网上的视频来自学,现在你应该知道这种方法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了:没有人告诉你怎么样才算达到标准,没有人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你学到的姿势是否正确,没有人在你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提醒你。

好的老师会在你刚开始尝试一个新动作的时候,专心观察你,实时指导和纠正,确保你建立起的是正确的习惯。

学习就像上台阶,

上了第一层才能到第二层。

如果初学时的错误不能被及时的发现和纠正,

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后续的学习难以进行。

很多人走都走不稳就勉强跑,

跑得踉踉跄跄、连滚带爬:一首曲子能够勉强摸下来,但是毛病多多。

如果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水平就卡在那里难以提高,

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觉得弹琴没意思了。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练习方法是不是“正确的、规范的”?

我这里先说一条比较笼统的标准吧。

在乐器演奏领域,所谓正确的、规范的方法,就是经过一代代人积累、总结下来的正面经验,它能让你的演奏更加自然、更舒适、更有效率、更好听(发出更好的音色,让演奏更富有音乐性)。

不好的演奏方法,除了让演奏者身体上感觉很不舒服之外,听觉上也会觉得音色不好听,缺乏美感。

我只是随便学学,不指望靠音乐吃饭,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

靠音乐吃饭,很多又有天赋又勤奋的演奏家也没做到。

绝大多数人还是把它当做业余爱好。但这不意味着不该重视教学质量。

业余玩玩也有好坏之分。

学乐器,需要的无非是正确的方法+勤奋的练习。

一个好的老师,能教给你正确的方法和观念,剩下的就看你的落实程度和练习的勤奋程度。

反之,一个不够质量的老师也会让你本来只是业余爱好的想法都充满挫折。

我见过很多学生被不够质量的老师给教了错误观念和方法,导致问题缠身,兴趣索然,过早放弃,实在可惜。

“是报大班还是选择一对一课程?”

 大班是多人一起上课,通常费用较低。学习氛围比较好,大家一起互相也可以帮助。

但是人多了就热闹了,有的人弹琴喜欢安静和专注。然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接受能力较快或者较慢的这样的学生不建议报大课。

 一对一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来掌握学习进度。

适合所有人。

综上所述,我建议初学者一开始一定要找个好老师,进行面对面的学习,等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根据情况自己联系。在学音乐的这条路上,没有速成,没有捷径,只有少走弯路才是正道。或者说,在别人走弯路的时候你没有走弯路,这就是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