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上看到一篇很感人的故事,让我想到老师说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圆圆的运动,你付出的终究会回到你身上。你的善念善行,并不会立刻得到回报。但它总会在某个节点,以某种方式给你最温暖的回应。 新西兰有家巧克力工厂自2002年开始,在小镇上鲍德温大街连续15年举办著名的“巧克力豆奔跑大赛”。规则很简单,上万个巧克豆球分成三组,每个一个编号,一个一块钱,卖给前来参赛的选手,巧克力豆从有着35度斜坡的鲍德温大街倾洒而下,每组最先冲到终点的15个巧克力豆的主人会得到一份丰厚的大礼包。出售巧克力豆得来的钱,工厂会在大家的监督下,一分不少地捐给慈善机构,用以救助绝症儿童,或无家可归的孩子、老人…… 但让工厂万万没想到的事,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活动受欢迎的程度、传播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每年,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的人们蜂拥而至,来参加这项既好玩又有意义的活动。这其中参与的大部分是儿童,每年他们都自费请来其他城市患绝症的儿童,巧克力的甜蜜让孩子们暂时忘却病痛,充分享受这一刻的幸福。 从2002年到2016年,整整15年,这家小小的巧克力公司,独立撑起这项造福儿童的活动,十五年总计筹得90万纽币,(约人民币443万)。但就在今年的巧克力豆奔跑大赛就要到来的时候,因为资金断裂,公司宣布倒闭。原因是当初举办巧克力豆大赛的时候,公司盈利尚好,那时候物价低,原材料也便宜,可最近经历了物价飞涨,金融危机,工厂却始终坚持巧克力豆不涨价,因而连年亏损。因为公司宣布破产,也就是说持续15年的巧克力豆大赛,要和大家永远地说再见了。但令厂主万万没想到的是,得知工厂破产的原因后,同情这家公司的人们自发组织起募捐活动,短短24小时,人们自发筹集了738万——这相当于全新西兰的450万人硬生生把这家工厂救活了。而当媒体采访当地的百姓,问他们为何捐助时,他们则回答道:我们不懂什么市场规律,只知道为孩子无私奉献付出的公司,就该活下去。得到人们全力支持的工厂也表示:他们会尽全力把公司重新经营起来,今年7月的巧克力豆大赛,继续! 我看完这个真实的故事,很震撼,如果有机会一定去参观一下那个神奇的巧克力工厂。巧克力工厂老板诠释的不就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嘛,尽力帮助别人反而富有,尽力给予别人反而得到的更多,感恩所见所闻,让我触动,让我思考,让我更加坚定,学用《道德经》是毕生的功课!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作者:春珍 |
|
来自: 道德经_学用 > 《道德经学用_落地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