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美军上将麦克奈尔命丧自家轰炸机之手,为何却让美国装甲兵们拍手称快?

 铁血老枪 2019-02-21

为什么?因为美国装甲兵最大的敌人,不是德国将领,不是虎式豹式,而是美国陆军中将,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

麦克奈尔堪称美国装甲兵最大的敌人,二战装甲战术最大的活化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奈尔担任第一步兵师训练参谋,开赴法国时与同师作战参谋乔治.马歇尔同舱并成为好友,其在部队训练组织方面的才能也得到了马歇尔关注,马歇尔担任陆军总参谋长之后,很快就将麦克奈尔调入陆军总参谋部负责部队的动员,组织,训练和装备,并且在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成立后,运作麦克奈尔担任了陆军地面部队总司令,全面负责陆军地面部队的组织训练装备工作。

麦克奈尔在一战期间得到马歇尔赏识并成为其密友,为之后平步青云打下了基础

平心而论,麦克奈尔在管理部队动员训练方面确实有很强的能力,二战美国陆军的动员工作上麦克奈尔也是功不可没的,奈何此人在对机械化战争的认识方面堪称活化石,坚决反对装甲部队独立运用,坦克完全应该用于掩护步兵,认为坦克对坦克的作战属于无稽之谈。从某种意义上说,麦克奈尔堪称美国装甲力量发展的最大绊脚石。麦克奈尔一度想把美军装甲师从16个砍到6个,幸亏其他美军将领在马歇尔面前据理力争,才算把麦克奈尔给按回去,但是麦克奈尔仍然主持削减了美军装甲师兵力和坦克数量,用于组建支援步兵的独立坦克营,并且撤销了刚刚成立不久的装甲兵管理部门,将装甲兵装备管理大权完全掌握在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也就是他自己)手里。

麦克奈尔从未真正指挥指挥过部队作战(一战期间他是训练参谋),二战中在装甲战术方面堪称活化石,麦克奈尔直到死都坚信坦克对坦克的作战纯属无稽之谈

北非战役后,前线美军将领全面呼吁要求获得装甲和火炮威力更强的坦克,但是从未上过前线指挥作战的麦克奈尔仍然认为用坦克对付步兵,用坦克歼击车对付坦克是最完美的方案,任何坦克对坦克的作战都属于无稽之谈,在麦克奈尔的阻击下,先是输送250辆T20中型坦克前往欧洲战区实战测试的提案被麦克奈尔直接否决,之后虽然以德弗斯(后来的美第六集团军群司令,曾任美国装甲兵总监)为首的装甲兵将领向马歇尔据理力争,保住了T26重型坦克(即后来的M26潘兴坦克)研发项目,但是在麦克奈尔的阻挠下,T26研发生产一直困难重重,直到麦克奈尔被陆航炸死,T26E3才得以顺利投入量产和部署,但是已经为时晚矣。另外一个受到麦克奈尔严重阻挠的就是重装M4升级项目,虽然对M4谢尔曼防护和火力升级的呼声从42年就开始,并且项目也在42年启动,但是顽固坚持坦克与坦克交战是无稽之谈打麦克奈尔一方面反对给谢尔曼配备威力更强的76炮及90炮,另外一方面对重装甲谢尔曼(即后来的M4A3E2)的研发工作也设置了重重障碍,结果谢尔曼迟迟才装备上76毫米长管炮,而90炮谢尔曼干脆因为进度太慢不可能在潘兴之前服役而下马,重装甲的M4A3E2的研发虽然从42年就开始了,但是在陆军地面部队总司令的关怀下,直到44年才下达区区250台订单,而且全是支援步兵的75炮型号,直到44年7月才开始向欧洲战区部署(也就是和麦克奈尔挂掉几乎同时),还好研发人员打了埋伏,在M4A3E2上直接用了76毫米炮的炮盾,使得一线部队可以很容易在维修部队换装76炮。

麦克奈尔是薄皮大馅坦克歼击车的坚定支持者

所以对于美军装甲兵来说,陆航把麦克奈尔炸死,意味着给装甲兵搬掉了一块绊脚的活化石(作为马歇尔的多年老友,麦克奈尔走正常途径是不可能挪走的),美军装甲兵终于可以摆脱束缚了——只不过麦克奈尔死的太晚,等到美军装甲兵彻底摆脱麦克奈尔带来的阻碍时,战争差不多也结束了。

陆航炸死麦克奈尔总算为T26E3扫清了道路,然而为时已晚。其实陆航应该庆幸马歇尔没让麦克奈尔去管陆航的装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