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风里的喧闹

 村头月夜夏忠联 2019-02-21


        前几天老家的堂侄孙结婚,按照乡亲们及家族的习俗,也应堂侄的要求,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回老家帮忙。

        
        天不作美,雨雪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地上到处是泥泞。回去的当天中午,在堂侄那里小斟一番,下午开始写喜联、婚礼程序等。写了两个多小时,吸烟,喝茶,不断地写,累得腿软膝疼。然后回家刷笔,坐下休息,又是吸烟,喝茶,睡了一觉。不觉天晚,在侄子家吃了一碗水饺,味道也还好,饺子皮稍微厚了些。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去高铁送催衣,其实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进一步确定还有哪些环节需要礼金,端灯盆,上车礼,抱鸡等,各需多少礼金,还有哪些注意事项,一些重要的细节也是不能忽略的。说到礼金的数目时,尽管心里不能退让,但嘴上自然是蜜语连连,好话不断,尽量显得谦虚厚道,朴实大方。

        
       我与女方的老执、事主一番商量,交接,查对,全部敲定。受人之托,不敢懈怠,又在大脑里浮现一遍,确认无误,才辞行再见。临别时,自然是递烟,握手,陪着笑脸。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们送向回家的路。在握手时,我觉得大部分人的手是暖的,我的手是凉的,我也觉得每逢冬天,我的手总也捂不热。是体质的原因,还是我穿得薄?就会想到,老了就不能受这样的罪了,毕竟抵挡不起。
       下午掼蛋,老少爷们,一片寒暄,喝茶,吸烟,乌烟瘴气,烟蒂狼藉。晚上最后一桌,天气寒冷,都没有喝酒,站着吃罢晚饭,匆匆离席,桌上的剩菜堆堆叠叠,铺张浪费,触目惊心。饭后,我们摆桌记账,收取礼金,看清记清,唯恐失误。


        
        第三天是正娶的日子,自然是喇叭声声,步履匆匆,五彩叠嶂,新人艳丽,洞房花烛。但我只能守住账桌,不能擅离半步。
        中午,礼毕,数钱,统计,交账,坐席。又是老少爷们,也不知从啥时不见的,互拜新年好,寒暄与问候同在,握手与敬酒并存。酒足饭饱,酣畅淋漓。脸上猪肝色,双目眼迷离,费话连篇,方向零散。还好,思维不算凌乱,还在想着回城的路。

       
        下午来到城里,几人再次相聚相约,我虽然不想再喝,但毕竟盛情难却,自然想起三日不见的老婆,一边掼蛋一边联系。老婆不允,不过嘴上不说。再次联系,不接。时间不早,赶往饭庄。街边停留时,老婆忽然闪现,清一色浑身包裹,只漏出冬天里没有灿烂的面庞,疲惫后的憔悴写在脸上。说话时,眼里映着闪烁的神采。邂逅的茫然在我的心里飘忽回旋。怎么回事的嘛?抬头,蛋糕房。明白,外孙,蛋糕啊!
       朋友一再相邀,老婆一再拒绝。朋友哪里知道呢?我知道老婆又不是喜欢明说的人,我想,也罢,灯火下的相邀可以拒往,毕竟心里都是香甜可口的蛋糕哪!然后,又是一通热情的邀请,加上行动的阻拦,看样子,再是拒绝,就不给面子了,只好答应了。唉,我晓得,满心的不甘哪!这,这,这,这如何是好啊!活煞煞地北风刺骨哇!

       
       也不知几点了,不断地推心置腹,不停地推杯换盏,时间不早,起坐离席,互致再见。
        夜,在小城里无序地铺开。断断续续的霓虹在寒风里蔓延。我坐在电瓶车的后座上,紧紧地扣住座子下面的铁框,大脑不稳,四肢不张,昏涨的额头贴在老婆的后背上,在影影绰绰的寒夜里,车轮滚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