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疆域面积最大的不是汉武帝时期,而是他当皇帝的时候

 小天使_ag 2019-02-21

提到西汉的皇帝,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开国皇帝刘邦、开创“文景之治”的文帝和景帝父子,还有就是与秦始皇齐名的“秦皇汉武”中的的汉武帝,汉武帝后面几位皇帝就没有什么知名度了,因此就认为西汉国力最强盛、疆域面积最大的一定是汉武帝时期,历史的真相往往出乎大家的意料,还真不是汉武帝,而是汉宣帝。

汉武帝后面的三任皇帝,汉昭帝是一直没亲政,刚想接手就一命呜呼了,然后就是刘贺,他那就真是不明白,什么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7天之后就被赶走了。接下来就是汉宣帝,而操纵这一切就是一代权臣霍光。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他就非常明白,什么叫做“猥琐发育,别浪”,是一个懂得隐忍的人。在霍光辅政期间,一直都在认真的扮演一位傀儡皇帝。对于霍光,刘询他是言听计从。他一即位就明显感觉到了朝廷内外部来自霍光集团的政治压力。刘询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按照惯例应该到这个高庙去祭祀,也就到汉高祖刘邦那烧炷香,磕个头,告诉老人家现在的皇位还掌握在我们刘家人手里。

这一趟是霍光陪着去的,古代人乘车有这个固定的礼仪规矩。按照规矩,左边那个是尊贵的位置,是皇帝坐的,而大将军霍光要在皇帝的右边陪同。霍光也是这么做的,站在皇帝的右边陪同皇帝去高庙。那当时汉宣帝是什么感受呢?史书记载:“若有芒刺在背”。这说明有霍光在傍边,汉宣帝就紧张不得了,就感觉这后背上扎了麦芒一样。这也是成语“如芒在背”的由来。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汉宣帝就安逸自在,感到非常安全亲近。霍光在世的时候,汉宣帝从来没有打算主动拔过这个芒刺。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初即位,仅凭皇帝之称不能与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即位伊始,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君时,汉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户。每次上朝,汉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汉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他的统治创造良好的政治气氛起到了极其明显的积极作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免于变成“昌邑王第二”。

等到霍光死了,汉宣帝开始真正当家了,汉宣帝亲政后那就厉害了。在他统治时期,良吏最多,政治最清明,经济最富足,疆域最广,军事最强盛等,创造了西汉历史多项之最,让大汉达到巅峰时代。

在西汉历史上有庙号的只有四个人: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还有一位就是中宗孝宣皇帝-汉宣帝。

在这里顺便解释下庙号。回想下,你是不是经常想自己的祖先都是该怎么称呼呢?普通老百姓都是这样称呼自己的祖先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太高祖。但如果你是皇帝,就不能那么称呼了,你应该这样称呼你的祖先:太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比普通老百姓复杂到不知道到哪儿去了。简而言之,要么是祖,要么是宗,组合起来就是祖宗。你是平头百姓的话,你们村的家庙的就是祭祀这些祖先用的,但是如果说你是皇上,你家的庙也就不能再叫庙了,只能叫太庙。

帝王的庙号就是用来方便把自己放进太庙供后代祭祀的,死了才有庙号,活着的人那是不可能有庙号的。比方说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当着李世民的面说太宗皇帝,你别生气,我也认为魏征是个蠢货。这就跟“同志们,14年抗战就要开始了”是一样的道理。在汉朝的时候,庙号呢,还没有贬值,汉朝对于加庙号这事极为慎重,因此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是太祖,谥号为高皇帝。西汉和东汉每一个皇帝都有谥号,但是有庙号的皇帝,那就真的太少了。尤其是在西汉,除非是有大功大德,要不然就不能有。但是在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啊,庙号就开始泛滥了,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的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还是说回正题,西汉前面几个有庙号的皇帝都是鼎鼎大名:汉高祖刘是开国皇帝;太宗文帝是开创了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相比较来说,汉宣帝似乎就并不是那么有名了。在经过汉武帝的武力讨伐匈奴,文景之治的国力已经被耗尽了。但是在汉宣帝的统治时期,被耗尽的国力又得以恢复,甚至直接超越了。其实汉宣帝统治时期,才应该算是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汉武帝统治时期。

所以给汉宣帝上的这个庙号-中宗,也的确应该是名副其实一代中兴之主。好不夸张的说,汉宣帝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宗。就拿西汉最出名的打匈奴这事来讲,大家只记得暴脾气的汉武帝,但是不知道最后收拾这个烂摊子,一次性搞定匈奴的人是汉宣帝。从汉武帝到汉宣帝,汉王朝和匈奴,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血战。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第一次全面交锋,汉武帝赌上国运,最后取得了胜利。这场始于汉武帝终于汉宣帝的战争,从公元前133年一直到公元前51年历史,历时整整82年,其中也是将星闪耀,大战连连。汉武帝那时候虽然说是击败了敌人,但是汉王朝最终也被拖到了一个几乎要崩溃的边缘。

汉宣帝即位后,一改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的策略,实施是一个叫做“疲敌之策”的政策,首重情报,强兵勤政,并且组织两汉史上规模最大最强的骑兵团,专门对匈奴进行征伐,烧掉他们的草场,抢掉他们的牲口。为匈奴的内乱埋下了种子,最终乘机将他们会彻底降服。与此同时,汉宣帝对于开疆西域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利用西域诸国之间的矛盾,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十年之间直接就将西域36国全部征服,并入到了汉朝的版图。

除了文治武功,汉宣帝传奇的人生经历也是一般皇帝不曾有的。他是第一位坐过牢的皇帝,也是一位在民间长大的皇上。一般来说,皇帝来自民间,那是改朝换代才能有的事。如众所周知的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他们就是平民出身。青年时期的刘询聪明好学,也喜欢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了解风土人情,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

《汉书·宣帝纪》里说他身有“异相”,遍身上下甚至脚底都长着长毛。刘询婚后住在未央、长乐两宫之间的尚冠里时,卧过之处不时有光明散发出来。他每次到卖饼的店铺里去买饼,被他光顾的店铺立刻生意火爆,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民间有人把他描绘成能带来好运的财神爷。

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 ,又称“孝宣中兴” ,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 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