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花勾儿茶

 飞翔玉兔 2019-02-21

折叠 编辑本段 植物名称

多花勾儿茶(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勾儿茶(广东),牛鼻圈(陕西),牛儿藤(四川、贵州),金刚藤(四川),扁担藤(河南),扁担果(湖北),牛鼻拳、牛鼻角秧(广州)[3]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藤状或直立灌木;幼枝黄绿色,光滑无毛。叶纸质,上部叶较小,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至与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下部叶较大,椭圆形至矩圆形,长达11匣米,宽达6.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短渐尖,基部圆形,稀心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干时栗色,无毛,或仅沿脉基部被疏短柔毛,侧脉每边9-12条,两面稍凸起;叶柄长1-2厘米,稀5.2厘米,无毛;托叶狭披针形,宿存。花多数,通常数个簇生排成顶生宽聚伞圆锥花序,或下部兼腋生聚伞总状花序,花序长可达15厘米,侧枝长在5厘米以下,花序轴无毛或被疏微毛;花芽卵球形,顶端急狭成锐尖或渐尖;花梗长1-2毫米;萼三角形,顶端尖;花瓣倒卵形,雄蕊与花瓣等长。核果圆柱状椭圆形,长7-10毫米,直径4-5毫米,有时顶端稍宽,基部有盘状的宿存花盘;果梗长2-3毫米,无毛。花期7-10月,果期翌时年4-7月。[1]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多花勾儿茶多花勾儿茶产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山坡、沟谷、林缘、林下或灌丛中。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越南、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1]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据文献,在河北(伞山县)也有。根入药,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农民常用枝作牛鼻圈;嫩叶可代茶。[2]

【畲药】清水藤,老鼠屎藤,铁包金,铳子藤,花眉跳架,老鼠塔,扑鼻子,老鼠耳:根用于内伤寒热,肤痛,胃痛,头痛,腰膝无力,淋浊带下,黄疸水肿,风湿关节炎痛,慢性骨髓炎,肝硬化《畲医药》。黑龙串筋,黑观音:根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痛经,淋巴结核,肾炎水肿《滇省志》。【瑶药】月子风:用于风湿痹痛,经前腹痛,产后头痛[4]。黄骨风:用于黄疸性肝炎,肝硬化,月经不调,一产后风[6]。【彝药】德尔玛玛,鸭骨藤:根、茎、叶或全草主治骨折,蛇咬伤,风湿,跌打伤,胃病,肝病,肺咳有血。汉医治衄血,黄疸,风湿腰痛,经痛,风毒,伤肿《彝植药续》。[3]

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3]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现采现播,发芽率较高("海南特色野生果树、药材和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利用"书籍中有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