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雁塔游记

 墨泉居 2019-02-21

己亥年元月望日,游于雁塔广场。

美女靓男,前呼后拥,游人如潮,摩肩接钟。众面鲜花绽放,汇成兴奋海洋,欢腾荡空。夜景笑语连天,组成浩瀚交响,磅礡动听。大唐不夜城,高楼低阁,犬牙交错,分布适中。华灯万盏,各有其形,随物体而起伏,呈色彩而峥嵘。长短方圆,红绿篮橙,倏忽灭明,亦真亦幻,壮哉奇景!

巍巍雁塔矗立,千年傲视苍穹。当年法师取经,荒漠干渴仰空,吚呀大雁引领,方得甘泉求生。噫嘻!是神明指引?是法师聪颖?很难说清。但雁塔之在,足证当年之壮行。1巍峨哉宝塔,曾貯新译旧藏及雷音古本贝叶经,千册万卷为梵音东播立下奇功。

巍峨哉宝塔,千数百年,曾屡受伤害,斑剥陆商,几尽斜倾。阅遍人间苍桑,战火漫延,刀光剑影,杀戮成性。江山易主,百姓遭悬卵之危,倒立之痛。如今修茸一新,誉为国之脊梁,昂首迁胸。

雁塔之下,慈恩寺中,有多少传说,美丽动听。为报慈恩,祈福祷寿,绵绵相序,宣扬传统。2玄奘三藏院,参学求真,译经弘法,佛学广谱,化育众生。3更有佳话,唐时雁塔之下,学士留名。进士及第,鱼跃龙门,国之梁栋。乐天所题,至今传颂:“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是何等风情。4

大唐盛世,物华天宝,文化昌明。诗歌、书法为后人所宗,有多少风流人物,千古传颂,斗酒百篇,挥毫云烟,才华横溢,盛世之风。塑像廊里,熟悉面孔,囊适帝王将相,诗词绘画名家,巧匠能工,个个诩诩如生。

问君曾来雁塔广场之游否?一幅历史画卷,处处引人入胜。怀古之情,如沐春风。旷世之迹,尽收眼中。

 

己亥年正月十六日于西安唐园

 

注:

1,建大雁塔有多种说法,其一是 当年玄奘取经途中曾困于沙漠,后来得到大雁领引,才找到水源得以生还。建造这座佛塔是为报答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

2,大慈恩寺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

3,当初是玄奘及众僧译经之所。现全院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遍觉堂和东院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三个不同层面向世人展示。玄奘三藏院西院光明堂展示的是大师出生到四十岁取经回国的经历和动人事迹,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 

4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荣耀,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白居易曾题: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字乐天,当时年二十七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