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猕猴桃黄化病树体易受冻害和病菌侵染,治理需谨慎!

 玺石气象 2019-02-21

发生黄叶病的猕猴桃,除叶脉为淡绿色外,其余部分发黄失绿、叶片小、树势衰弱、减产,易受冻害及其它病害侵染,严重时病株枝条纤弱,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果实外皮黄化,果肉切开呈白色,丧失食用价值,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整株树干枯死亡。

黄化病的成因

1、水分蒸发量过大

土层中盐分随水分通过毛细管向地面蒸发。水分蒸发量越大,盐分在表土层积累越多,在干旱情况下更会加重土壤盐碱化。

2、土壤PH值高导致铁吸收不足。

在偏碱性的土层中游离二价铁离子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被土壤固定,故不能被猕猴桃根系所吸收利用,加之猕猴桃根为肉质根,分布层相对较浅,也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3、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偏施氮肥使土壤中多种微量元素供应失调,元素间发生拮抗作用,引发黄化病。其次,大水漫灌、低洼地积水,以及建园时苗木栽植过深等,易造成土壤透气性不良,发生黄化。

4、根部病害

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干扰和破坏了根系吸收和合成,导致生理性缺素症而发生黄化。

5、负载过重

当挂果量大,地下养分供给不上时,形成树上营养缺陷。这类黄化病占70%以上。

6、土壤原因

土壤管理粗放,地下水位高的低洼果园,土壤黏重,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差,影响铁的吸收。

防治方法

1、用与农家肥混施。缺铁成年树每株施500-1000克硫酸亚铁。为减小硫酸亚铁与土壤直接接触面,可在猕猴桃根系分布较多的土层范围内施一层农家肥,淋一层硫酸亚铁,再施一层农家肥,此法是防治缺铁病的根本措施。由于农家肥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同时农家肥含有许多矿质营养,可供根系吸收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施螯合铁和农家肥效果更好)。也可以硫酸亚铁加有机肥搅拌再加生根粉。

2、猕猴桃园行间套种绿肥,并于干旱季节将树盘用绿肥和其他作物秸秆覆盖保墒。提高果园综合管理水平,使土壤有效铁含量保持在适宜范围内,40-130毫克/千克。

3、适地建园。在猕猴桃建园时应注意园地选择,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块。忌在已栽过苹果、梨、桃等多年生树的重茬地和土质粘重地建园。也不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积水的地域建园。

4、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配合施肥,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肥。偏碱性土壤要注重增施有机肥料。盛果期树每亩年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结合深翻,改良土壤。大行种植三叶草,小行进行秸杆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之达到2%~3%以上。

5、控制产量,增强树势。盛果期树(秦美)平均每亩产量2500千克左右,徐香、海沃德2000公斤左右,红阳1000公斤左右,严防负载过量,以保持健壮的树势。

6、适期灌水。改大水漫灌为小畦分灌,避免过量灌水,谨防积水。有条件可采取渗灌或滴灌技术。

7、调节土壤酸碱度。在pH值达7.5以上的碱性土壤中,建议株施硫磺粉或8%的醋酸液1千克,适当减低根标的pH值,以增加土壤有效铁含量。

8、合理追肥。每年生长前期化肥的施用,应以硫酸铵或尿素等铵态氮肥为主,少用硝态氮肥和碳酸氢氨。土壤追施铁肥,应与腐熟有机肥腐殖肥混合施用。

9、药剂防治。对根系因病理因素诱发的生理缺素症黄化树,要尽快根治根部病害。在剪除病根,刮除病皮的基础上,用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灌根2~3次。

来源:掌上农技专家   猕猴桃种植宝典   果农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