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大东村人 2019-02-21
凤凰艺术 2019-02-21 09:44:24

原标题:平行:埃文·奥拉夫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肖像#5,《希望》系列,2005 © Erwin Olaf

平行:埃文·奥拉夫

Parallel:Erwin Olaf

展览介绍: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冰淇淋店,《雨》系列,2004 © Erwin Olaf

《平行:埃文·奥拉夫》呈现了当今荷兰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埃文·奥拉夫最近十五年创作生涯中的近五十件作品,其中数件作品皆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2019年标志着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在其六十诞辰之际,他的作品将在荷兰各大博物馆展出,包括海牙市立博物馆和海牙摄影博物馆等。《平行:埃文·奥拉夫》将于3月2日在 SCoP 开幕,时值上海艺术周末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将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艺术盛事。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锁眼#3,《锁眼》系列,2011 © Erwin Olaf

奥拉夫长于时尚摄影和广告拍摄,但本次展览避开了这些已然广为人知的作品,聚焦他的个人创作。奥拉夫的作品中高超的风格塑造和丰富的视觉体验平行共生。他的系列作品揭示了艺术家创作的两个核心元素,其一是自传性,其二则是场面调度和舞台编演。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新克尔恩浴池,《柏林》系列,2012 © Erwin Olaf

正如奥拉夫说的那样:“一直以来,我的创作都是在折射我的个人生活和信仰。相较于夸张的姿态,我更想在人的微妙情感中寻找更多的细节。我希望人们能够在照片中寻找潜台词。我创造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视觉风格,但是当观众被抓住眼球,我希望他们能够思考每一组系列的不同之处。”

此次展览关注的是奥拉夫精心构建的“高度风格化、编导式”的华丽精致的画面背后,完美主义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摄影语言的言下之意。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肖像02,《黎明》系列,2009 © Erwin Olaf

正是未言明的意义指导着《雨》《希望》和《悲伤》等系列的创作。这些系列无一例外地基于对人类境况的关注——从个体存在的脆弱性,到权力与服从的复杂关系。奥拉夫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知往往围绕着一种异化和疏离,以及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萍水相逢的际遇和无所适从的互动。

奥拉夫的作品扎根于荷兰历史和艺术传统,展示了摄影是如何与人类历史紧密相连的。贯穿奥拉夫15年间主要作品的是成人与儿童的错位。这一特点在他2012年的代表性系列作品《柏林》中尤为显著。“《柏林》关注儿童的权力”,奥拉夫解释道。因此,这是一个将儿童作为成年人对待的作品。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福1088-肖像03,《上海》系列,2017 © Erwin Olaf

从围绕城市而创作的《柏林》系列展开,奥拉夫在 2017年创作了《上海》。“上海,”奥拉夫说道:“让我想起一个年轻而自信的青年,充沛着饱满的能量,对自己无限的可能深信不疑,一往无前地去激发自己的潜能。”

摄影师介绍

埃文·奥拉夫的“平行镜像”

“他(埃文·奥拉夫)的作品植根于荷兰艺术与历史的视觉传统中,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最为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荷兰国立博物馆主管塔克·蒂比斯

埃文·奥拉夫,1959年出生于荷兰,是一位拥有丰富国际展览经验的艺术家,其作品被世界各地的艺术博物馆与画廊收藏,并已斩获多个赫赫有名的创作委托和奖项。在他为荷兰皇室拍摄官方肖像,以及为国王威廉·亚历山大设计新欧元硬币后,在2018年,奥拉夫20年创作生涯中的500件重要艺术作品被荷兰国立博物馆纳入馆藏。如今,奥拉夫已经享誉国际,其摄影作品是荷兰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