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长文】水产养殖中重要的五个指标

 昵称35015654 2019-02-21

有调查显示水产养殖中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DO (溶解氧)> pH > 浮游植物量 > 透明度 > TN (总氮)> 浮游动物量 > 水温 > BOD (生化需氧量)> 水色 > 盐度 > 总硬度,根据重要程度的大小排除了不重要的水质因 子,最终确定了 DO、pH、透明度、浮游植物量、TN (总氮)5 个指标为池塘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我们姑且不讨论正确与否,先来谈一谈这5个指标吧。

一、溶解氧

(一)溶解氧的概念

溶解氧(DO)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溶解氧在淡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溶解氧是维持水体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重要环境因子,也是维持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并参与部分物质转化。溶解氧浓度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特别是有机物的污染程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一昼夜16小时以上溶氧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任何时候的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我国湖泊、水库等大水体的溶解氧平均检测值大多在7毫克/升以上(仅一些紧靠城市的湖泊,由于受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溶解氧在4毫克/升左右)。特别是在水库中,由于库水经常交换及不同程度地流动,所以,水库水的溶氧充足、稳定而且变化小,分布也较均匀。故对于湖泊、水库、海湾等大水面,溶解氧并不是养鱼的主要矛盾;而对于池塘等静水小水体,溶解氧的多少往往是鱼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二)溶解氧在水生生态系中的作用

溶解氧在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除了表现为对养殖生物有直接的影响外,还对饵料生物的生长,对水中化学物质存在形态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又间接影响到养殖生产。

1。溶氧动态对鱼的影响

鱼类为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不断呼吸。其呼吸耗氧速率与各种内因(如种类、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性别、食物及活动强度等)、外因(溶氧、二氧化碳、pH、水温等)有关。水中溶氧含量偏低,虽未达到窒息点,不会引起鱼类的急性反应,但会引起慢性危害。鱼、虾就会游向水面,呼吸表层水溶氧,严重时吞咽空气,这一现象称为“浮头”。大规格鱼浮头的危害比鱼苗严重,对虾浮头的危害比家鱼严重。对于家鱼,早晨短时间浮头危害不大。海水养殖的对虾耗氧比鱼类高,浮头即会引起大批死亡。对于海水,因含有大量的SO42,低氧条件下容易产生H2S,因此,在海水养殖中应严防鱼、虾浮头。溶氧量低还会影响鱼虾的摄饵量及饵料系数,如果养殖鱼虾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摄饵量就会下降。例如,当溶氧从7~9毫克/升降到3~4毫克/升时,鲤鱼的摄饵量约减少1/2。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对虾的摄食受到抑制。在低氧条件下,鱼、虾的生长速度减慢,饲料系数增加。根据草鱼饲养试验,在溶氧2.7~2.8毫克/升条件下养殖比在溶氧5.6毫克/升条件下养殖的生长速率低约10倍,饲料系数高4倍。当然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溶氧状况只是其中重要因素之溶氧量低也影响养殖鱼、虾的发病率,如鱼、虾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体质将下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故发病率升高。在低氧环境下寄生虫病也易于蔓延。溶氧量低将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在鱼虾孵化期,胚胎对溶氧要求高,如溶氧不足易出现畸形,甚至引起胚胎死亡。溶氧低还会增加毒物的毒性。此外溶氧过饱和、饱和度太高又会引起气泡病。

2。溶氧动态对水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有机物在水中可被微生物作用而分解氧化。随着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有机物氧化时接受电子的物质被改变。有氧气存在时电子接受体一般是氧气,此时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在400毫伏以上。

当氧气耗尽后,耗用电子接受体为NO3、Fe3、SO2-、MnO2等,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为负值,电子接受体被还原为相应的还原产物。在氧气丰富的水环境中NO3、Fe、SO42-、MnO2等是稳定的;如水中缺氧,则被还原为NH4、Fe2、S2、Mn2等。此外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氧化不完全,会产生有机酸及胺类等有害物质。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氧化则较完全,最终产物为CO2、H2O、NO3、SO2等无毒物质。当水体有温跃层存在时,上、下水层被隔离,底层溶解氧可能很快耗尽,出现无氧环境。此时,上、下水层的水质有很大差别,许多物质含量不同。池中有稳定的温跃层,连续多日水对流交换达不到底部,使底层水缺氧,呈黑色,有浓重的H2S气味,相应地NO NH4、PO4含量均有明显不同。

(三)池塘溶解氧的特性

1。池塘溶氧的补给与消耗

(1)溶氧的补给

1)空气的溶解水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将溶于水中,溶解的速率与水中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成正比,还与水面扰动状况及单位体积的表面积有关,也与风力和水深有关。氧气在水中的不饱和程度大、水面风力大和水较浅时,空气溶解起的作用就大。

2)光合作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3)补水鱼池在补水的同时,可增加缺氧水体氧气的含量。在工厂化流水养鱼的池塘中,补水补氧是氧气的主要来源。在非流水养鱼的池塘中,补水量较小,补水对鱼池的直接增氧作用不大。

池塘溶氧的补给主要是依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

在精养鱼池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在水温较高的晴天,溶氧往往会达到饱和度的200%以上。通常,晴天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一昼夜溶氧总收入的90%左右。大气中扩散溶入水中的氧气并不多,特别是在静水中,大气中的氧气只能溶于水的表层。白天表层水的溶氧高,其溶解速度大大下降,当表层溶氧超过饱和度时,其氧气的溶解速度为零,表层过饱和氧气反而向空气中逸出。因此,大气中的氧气溶入池塘水中,主要在表层溶氧低的夜间和清晨进行。在晴天,大气扩散溶入池水中的溶氧占一昼夜溶氧总收入的10%左右。

(2)溶氧的消耗

1)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鱼、虾呼吸耗氧率随鱼、虾种类、个体大小、发育阶段、水温等因素而变化。鱼的呼吸耗氧率在63.5~ 665毫克/(千克·时)。在计算流水养鱼的水交换速率时,常将鱼的呼吸耗氧速率按200~300毫克/(千克·时)计算。鱼、虾的耗氧量(以每尾鱼每小时消耗氧气毫克数计)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而耗氧率(以单位时间内消耗氧气的毫克数计)随个体的增大而减小。活动性强的鱼耗氧率较大。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鱼、虾耗氧率增加。如23℃时日本对虾耗氧率,体重为3.1克的个体,静止时为193毫克/(千克·时),活动时为626毫克/(千克·时);体重16.1克的个体,静止时为110毫克/(千克·时),活动时为446毫克/(千克·时)。体长为7.5厘米的中国对虾耗氧率,10℃时为93.2毫克/(千克·时),20℃时为440毫克/(千克·时),28℃时为560毫克/(千克·时)。可见水温和个体大小对生物的耗氧速率影响很大。

2)水中微型生物耗氧水中微型生物耗氧主要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的分解耗氧。这部分氧气的消耗也与耗氧生物种类、个体大小、水温和水中有机物的数量有关。据日本对养鳗池塘的调查,在20.5~25.5℃时浮游动物耗氧的速率为721~932毫克/(千克·时),原生动物的耗氧速率为 0.17×103~11×103毫升/(千克·时)。浮游植物也呼吸耗氧,只是白天其光合作用产氧量远大于本身的呼吸耗氧量。据研究,处于迅速生长期的浮游植物,每天的呼吸耗氧量占其产氧量的10% 20%。有机物耗氧主要取决于有机物的数量和有机物的种类(在常温下是否易于分解)。通常把这一部分氧气的消耗叫作“水呼吸”耗

3)底质耗氧底质耗氧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底栖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分解耗氧、呈还原态的无机物化学氧化耗氧。

4)逸出当表层水中溶氧过饱和时,就会发生氧气的逸出。静止的条件下逸出速率是很慢的,风对水面的扰动可加速这一过程。

养鱼池中午表层水溶氧经常过饱和,会有氧气逸出,不过占的比例般不大。

池塘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水中浮游生物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的氧化分解,俗称“水呼吸”。这部分的耗氧要占昼夜溶氧总支出的70%以上(表1-2)。晴天上午11点到下午5 点,上层过饱和溶氧向空气逸出的数量占一昼夜溶氧总支出的10% 左右。鱼类耗氧量并不高,在水温30℃时,池塘载鱼量达560千克的池塘中,鱼类耗氧量占一昼夜总支出的16%左右。塘泥的理论耗氧值虽高,但由于池塘下层水缺氧,故实际耗氧量很低,绝大部分理论耗氧值以氧债形式存在。塘泥的实际耗氧量与底层水的溶氧条件呈正相关。

2。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

主要养殖水体的溶氧均有水平变化、垂直变化、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水质越肥,这种变化也越为显著。因此,对于精养鱼池而言溶氧的这4种变化规律也最为突出,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也最大。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氧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风力越大,上、下风处的溶氧差距也越大。但夜间溶氧的水平分布恰恰与白天相反,是上风处大于下风处。这是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下风处的耗氧速度比上风处快,故上风处的溶氧比下风处高。据测定,夏季清 晨上风处的溶氧比下风处高0.78-1.20毫克/升。

(2)垂直变化池水溶氧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特别是塘泥);加以白天由于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尽管上层溶氧超饱和,在下层溶氧却很低,在夏季溶氧往往趋于零。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主要原因是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到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这就使溶氧产生了明显的昼夜变化。一般来说,浮游植物数量越多,天气越晴朗,溶氧的昼夜差异也越大。

(4)季节变化由于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长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冬季冰封情况下例外)。

上述四个变化规律以溶氧的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最显著,在生产上也最为重要。它们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显示了池塘溶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对精养鱼池晴天不同时间水深与溶氧的变化测定表明,白天,上层溶氧随辐照度的增加而升高,此时又因上、下水层的水温差形成水的热阻力,致使上层高浓度的溶氧无法及时地向下层补充,下层溶氧条件进一步恶化。在下午3点时,上层溶氧达到最高峰,恰恰是下层溶氧达最低值,缺氧水层向上延伸。夜间,上层水温随气温的下降而变冷,故产生密度流,池水中层、下层的溶氧逐渐得到补充,致使上层溶氧逐步下降,至清晨5点上层溶氧下降到最低点。此时上、下水层的溶氧差异基本消失,整个池水溶氧条件最差。

(四)其他水体的溶解氧

1.江河流动水体,以大气溶解增氧为主,一般而言水体的溶氧较高,接近或达饱和状态(鱼类大多是喜氧性的)。枯水期高于丰水期。

2.湖泊取决于空气与水接触的程度(风浪)和温度条件。一般而言,淡水中溶氧饱和含量为8~10毫克/升,大多数湖泊溶氧在7毫克/升以上。东北地区冬季冰封后,阴天易缺氧。

3.水库与河流相比,水中溶氧充足、稳定,分布较均匀,表层一般为7~10毫克/升。与池塘相比,水库溶氧高,垂直变化小,昼夜变化小。

二、PH

1。pH的概念

水中能与强碱反应的所有酸性物质构成的总和称酸度,它主要包括弱酸性物质(如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构成的分子酸度,以及由弱酸游离的氢离子构成的离子酸度,其中离子酸度又称pH。

pH是水溶液最重要的理化参数之一。凡涉及水溶液的自然现象、化学变化以及生产过程都与pH有关,因此,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和科研领域都需要测量pH。pH有时也称氢离子指数,由于氢离子活度的数值往往很小,在应用上很不方便,所以就用pH这一概念来作为水溶液酸性、碱性的判断指标。而且,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能够表示出酸性、碱性的变化幅度的数量级的大小,这样应用起来就十分方便,并由此得到(在25℃下):中性水溶液,pH=7;酸性水溶液,pH<7,pH越小,表示酸性越强;碱性水溶液,pH>7,pH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2。pH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鱼类养殖的水体适合pH范围为6.5 8.5,最适宜的是弱碱性水体,即pH为7~8.5。过高或过低的pH都会对鱼类生长造成损害。在低pH的水环境中,鱼类血液中的pH也会相应下降,导致血液对于氧的承载能力降低,鱼类在缺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消化率低以及生长缓慢等症状,在持续的低pH情况下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高pH会影响鱼类的血液循环并腐蚀鱼类的皮肤,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酸碱度对于鱼类致死的上限为pH为11,下限为pH为4,鱼类生存在pH6.5以下,或pH9.5左右一段时间,虽不会立即死亡,然而对鱼的生长及生殖均有不利的影响。

pH还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如pH 过低,Fe2和H2S的浓度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pH协力作用增强毒性。pH过高也会增大氨的毒性,水体中的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离子态氨与非离子态氨,其中非离子态的氨对于鱼类的生长危害极大,当pH为7时,绝大部分的总氨氮是处在离子状态的;pH 为8.75时,30%的总氨氮处于非离子态,对鱼类的毒性极大。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一般通过附着在生物滤器的底层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进行硝化反应,将氨氮转化成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以此降低氨氮含量。养殖水体中的pH影响硝化细菌的活性和生长速度,生物滤槽上用以分解排泄物质的硝化细菌其最适的pH范围较小,为7~8。养殖系统中水体的pH会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原因是硝化反应和鱼类呼吸产生的CO2积累以及硝化反应碱度的消耗造成的。CO2溶于水形成碳酸,硝化反应中每克氨氮被氧化为硝酸盐,需要消耗7.07克CaCO3碱度和产生5.85克CO2,这都会使水体的pH下降。如果pH降到6.8以下,将使硝化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导致氨氮的转化速率小于生长速率,氨氮含量上升。基于以上原因,系统中的pH要每天都监控及维持在最适的范围内。

 3。PH的日变化规律及分析

鱼塘水中pH值的日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

鱼塘表层水pH值在白天升高,从早上6:00开始

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次日日出前5:00达到最小值。


池塘水中pH值日变化规律的原因分析:pH 值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氢离子的浓度取决于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在水体中浮游植物迅速繁殖时,光合作用迅速消耗水中的CO2,结果水体中积累CO3与OH导致pH值升高。由于水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有显著的差异,因而pH值也有明显的日变化。白天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CO2,从而引起水体CO2的降低,而CO2含量的降低导致pH值的升高,直至下午14:00光合作用最强,水体中CO2含量最低、H值最高(见图2)。由于鱼塘底层水不能直接与大气中CO2产生交换,鱼塘底层水的pH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生生物的活动和底层的生物化学作用。底层的有机物氧化腐解产生大量CO2,使pH值基本保持较低水平,变化较表层水小得多。

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到鱼和鱼的生产。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而最适宜的范围在鲤科鱼类为弱碱性,即pH值为7~8.5,在鲑科鱼类为中性附近,即pH值为7左右。pH值高于9.5-10,或低于4-5,都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养鱼水体的pH值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即使在允许的范围内,pH值的变化过于频繁,变化的幅度太大,也对生长不利,因此要求养殖水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三、浮游植物量

(一)浮游植物概念

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裸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二)浮游植物的作用

水产养殖中浮游植物的浓度及丰度直接影响滤食性鱼类的产量。

浮游植物也是测量水质的指示生物,一片水域水质如何,与浮游植物的丰富程度和群落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浮游植物的减少或过度繁殖,将预示那片水域正趋向恶化。例如湖泊(水库)浮游植物数量的增加,特别是蓝藻疯长和生长季节的延长就是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水质污染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在未受污染的水体中,藻类种类的组成因季节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在一个特定的水体中,在一般情况是有规律的,而在被污染的水体中则是随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的不同种群组成的变化却是无规律的。特别是那些对环境变化较敏感,喜低温,有机质含量低,水体透明度大的金藻,在污染水体中变化最明显。

此外,浮游植物也决定了水体呈现的颜色。据藻类的生物化学分析,各大门类几乎各具特殊的色素,最普遍的有四大类,即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胆素。各门藻类因所含色素不同,藻体呈现的颜色迥异,如绿藻门为鲜绿色,金藻门呈金黄色,蓝藻门多为蓝绿色等,这也是富营养化的水体呈现五彩缤纷的原因所在。

当藻类过度繁殖出现“水华”时,水质难以长期保持,天气变化可能导致藻类因水生生物(包括自身耗氧)、有机质大量耗氧而缺氧发生大量死亡,水质便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影响鱼类摄食,有时引起鱼浮头甚至翻塘死鱼造成经济损失。

鱼池中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可分为14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2、滕口藻水华3、裸甲藻水华4、角藻水华5、颤藻或席藻水华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7、微囊藻水华8、尖头藻水华9、微型兰球藻水华10、团藻目水华11、绿球藻目水华12、裸藻水华13、囊裸藻水华14、硅藻水华15、金藻水华。

拓展:

水色与藻类的关系

关于水色和浮游植物种类的关系,有过一些零碎的报道。一般说来,金藻、黄藻、硅藻、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其水华也接近上述颜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其水华也接近绿色;蓝藻细胞呈深绿或蓝绿色,其水华也接近深绿或蓝绿。一般认为褐色、黄色或带黄褐色的水是好水,绿色或蓝绿色的水是不好的。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首先,同一门藻类在色素组成上虽然有其通性,但还有特殊的情况。如蓝藻门种类一般呈蓝绿或灰绿。而有些种类(盂氏颤藻、泥褐席藻等) 因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红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或紫红等颜色。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使水呈红褐色。有些藻类因具囊壳或被甲,水色也受壳、甲颜色的影响。

此外,同一种类的色素组成也可随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蓝藻和绿藻,当种群达到指数增长期末时,常因养分(氮、磷、碳或微量元素)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老化'现象,这时叶绿素量减少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量增多,因而使藻体发黄或呈褐色。各种藻类对光照条件的色素适应而改变颜色的现象更为常见。

根据我们的观测,金藻、硅藻、隐藻、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或褐青,而蓝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就不仅呈绿和蓝绿色,特别是蓝藻水华几乎在各种水色中都能出现。

可见,简单地从水的颜色是难以判别浮游生物的组成的,何况,水质的优劣不仅是种类组成的问题。

渔民一般都认为红褐、褐绿、褐青(墨绿)和绿色的水较好,蓝绿、深绿、灰绿、黄绿、泥黄色等则是水色不正的劣水。但广东有的地区把褐色水叫“老茶水',认为是很差的一种水,这是因为蓝藻细胞老化后形成的水色。但是,甲藻、金藻、硅藻形成的水华也可能是褐色,而养鱼效果就很好。大致说来,施肥初期形成的褐色水是好水,中后期从其他水色转变为褐色的则是老水。

水色取决于许多因素,但在鱼池肥水中主要是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所引起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致水色较浓甚至出现藻团、浮膜的现象称水华,我们在养鱼池中所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分为15个基本类型:

(一)隐藻水华

我国鱼池肥水中最常见一种水华,全年均可出现,其出现频度在九江公社近80%,在无锡河埒口高产塘占2 4 %,在江、浙及辽宁地区由“ 南方技工管理的肥水中也几乎全是这种水华。次优势种常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目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或褐青。

(二)膝口藻水华

是河埒口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出现频度达56.6 %。优势种为扁形膝口藻,次优势种常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三)裸甲藻水华

由蓝绿裸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河埒口和九江公社都较常见,夏秋较多,夏季常与扁形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常有云雾状青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四)角藻水华

仅在清河水库养鱼场一个养鲤池中初夏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角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五)颤藻或席藻水华

由颤藻属和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水华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

(六)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

由螺旋鱼腥藻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属引起的水华。优势种生物量极为突出,可占总量的9 5 %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夏季出现。

(七)微囊藻水华

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和粉状微囊藻,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在夏季出现。

(八)尖头藻水华

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九)微型蓝球藻类水华

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常为蓝球藻、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褐绿、褐、黄绿等,夏秋较多。

(十)团藻目水华

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隐藻和其他鞭毛藻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膜。全年均可出现。

(十一)绿球藻目水华

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空星藻等等形成的水华,隐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常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多在水浅和常施化学肥料的鱼池出现,全年均可见到。

(十二)裸藻水华

主要由血红裸藻形成的水华,通常隐藻和其他鞭毛藻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常有时红时绿的浮膜,夏秋较多。

(十三)囊裸藻水华

通常由棘剌囊裸藻、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铁锈色或红褐色,多在夏秋出现。(十四)硅藻水华

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菱形藻等形成水华,隐藻和绿球藻类通常也有较多数量。水色金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

(十五)金藻水华

常由棕鞭藻、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隐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早春出现。

四、透明度

1。定义

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板)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2。影响透明度大小的因素透明度大小取决于水的浑浊度(指水中混有各种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浑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在正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中的泥沙含量少,其透明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中的悬浮物,特别是精养鱼池其透明度大小取决于浮游生第一章养殖水体的主要理化因子特性物和有机碎屑的多少。

3。不同水体的透明度

(1)池塘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精养鱼池水的透明度通常为0.2~0.4米,粗养鱼池水的透明度为1.0~1.5米。

(2)浅水的藻型湖泊因藻类丰富,且易受风浪搅动使底泥悬浮,故透明度较低,一般为0.3~1.0米。如武汉东湖平均透明度为0.73米。

(3)浅水的草型湖泊由于水草丰富,水中悬浮物少,透明度较高。如湖(1992-1993年)透明度年均值为1.043米,最高值为2.20米(4)深水湖泊多分布在我国边疆地区,其有机物往往缺乏,浮游生物量较少,透明度高。青海湖透明度为5~10米,新疆赛里木湖透明度达12米。

(5)河流受所处地带的植被覆盖和土壤、不同季节江河补给条件和流量、河流所夹带泥沙量以及水生生物繁殖密度等影响而不同。一般河流上游透明度比中游高,枯水期透明度比丰水期高。

(6)水库河水入库后,流速降低,透明度要比河水高。大多大中型水库敞水区的透明度在1~3米。洪水期间,当浑水从上游向下游推进时,鱼群因受浑水呛逼,向坝前集中,是捕捞好时机。

(7)内湾半咸水地带透明度较小。受潮汐、波浪的影响,比较浑浊,透明度小。

4。透明度的变化特点以精养鱼池为例,养殖水体小、水质肥、浮游生物量大,透明度变化越显著 。

(1)季节变化在夏秋季节,池水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多,透明度小;冬季水温低,浮游生物量少,水质清,透明度大。

2)日变化早晨浮游植物在池中的垂直分布基本均匀,其透明度大;下午浮游植物趋向上层,其透明度变小。上午8点和下午2 点池水同一测定点的透明度一般可相差5~15厘米。

(3)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影响,下风处池水浓,透明度变小;而上风处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池水较清,透明度相对增大。在风力养殖水域水质管理关键技术3~4级时,池水上、下风处的透明度可相差5~20厘米。

5。透明度代表的水质指标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还能大致地反映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度。特别是湖泊、水库、池塘等静水水体,水中的悬浮物质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因此透明度可一般地指示湖泊、水库、池塘中浮游生物的丰度。

透明度越小,浮游生物数量越多,透明度深度上的照度约为水表面的10%,补偿深度约是透明度深度的2~2.5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水平最高水层约在透明度深度的1/2,透明度深度上的太阳辐射约为水表层的5%。

如肥水池透明度一般在25~40厘米,其日变化以及水平变化(上、下风变化)大,表明水中溶氧条件适中,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

透明度过大,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少,水质清瘦,有利于非滤食性鱼类的生长,但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生长;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有机物过多,池水耗氧因子过多,上、下水层的水温和溶氧差距大,水质容易恶化。池塘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色是渔民用来判断水质好坏和肥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水质管理和调控的依据 。



五、总氮(TN)

(一)总氮量

1。氮化合物的组成氮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水中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两大类。有机氮主要是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腐殖酸等物质中所含的氮。某些藻类和微生物可直接利用有机氮。在工厂化育苗池、温室养鳖池、精养鱼池中有机氮占有较大的比例;无机氮主要有溶解氮气(N2)、铵态氮(NH4)、亚硝态氮(NO2)和硝态氮(NO3)。分子态氮只有被水中的固氮菌和固氮蓝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NH4(或NO3)。一般浮游植物最先利用的是铵态氮,其次是硝态氮,最后才是亚硝态氮。因此上述三种形式的氮通常称有效氮,或称为三态氮。亚硝态氮是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有较大的毒性。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的池塘中,当总铵超0.5毫克/升,亚硝态氮超过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污染。而精养鱼池在夏秋季节则往往超过此值,通常总铵为0.5~4毫克/升,亚硝态氮为0.1~0.4毫克/升,硝态氮为0.1~2毫克/升。一般海洋、湖泊、水库等水域,当总氮超过0.2毫克/升,总磷超过0.02毫克/升,表明该水体已富营养化。

2。养殖水体中氮的循环池水中溶解的有机氮来自动物分泌物、动植物尸体,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先分解为氨(NH3)。氨在水中部分离解为离子态铵(NH4),两者之和称为总铵(即铵态氮)。在溶氧丰富的水体,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均属好氧性细菌)大量繁殖,铵态氮则被亚硝化 细菌氧化为亚硝态氮(NO2),亚硝态氮是很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很快氧化为硝态氮(NO3)。如果水中缺氧,则好氧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厌氧性微生物(如反硝化细菌)大量繁殖,水中有机物分解形成的总铵不仅无法进一步氧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而且原有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也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总铵,总铵又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并逸出水面,造成氮的损失。

(二)氨氮

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氨(NH3)有三个方面:①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生氨。②水中缺氧时,含氮有机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③水生动物的代谢一般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

氨易溶于水,在水中生成分子复合物:NH3·H2O,并有一部分解离成离子态铵(NH4),形成如下化学平衡:NH3·H2O—NH4 +OH。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H4)的总和称为总铵。NH4 为离子氨或者离子铵态氮,用NH4-N表示(无毒);NH3为非离子氨,用NH2-N或者UIA表示(有毒),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 1997)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中都规定非离子氨含量不得超过0.02毫克/升(欧盟最大限度为0.025毫克/升)。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互相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pH越小,水温越低,在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pH<7时总氨几乎都是以铵离子形式存在。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氨水肥水之后,正常情况下放养鱼类无事,而在晴天的时候会发生鱼类中毒情况,原因就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水体pH上升,NH3含量随之上升。

(三)硝酸盐

在水循环系统中,氨态氮可通过硝化作用转化成硝态氮。硝态氮对鱼类来说毒性最小,但高浓度的硝酸盐也影响渗透作用和氧的运输。高浓度的硝态氮也会将二价血红蛋白氧化为三价血红蛋白水生动物96小时的硝酸盐半致死浓度为1000~3000毫克/升。在淡水鱼试验中,把硝酸钠和氯化钠二者的半致死浓度进行比较,发现硝态氮的毒性主要是由于鱼类不能在高盐环境中维持正常的渗透压所致。

 (四)亚硝酸盐

1。毒性机制亚硝态氮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的运输、重要化合物的氧化以及损坏器官组织。血液中亚硝态氮的增加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主价铁血红蛋白(氧化型血红蛋白)则没有运输氧的能力。亚硝态氮还可引起小血管平滑肌松弛而导致血液淤积。此外,亚硝态氮可以氧化其他重要化合物。用虹鳟实验发现死亡的原因不单是由于三价铁血红蛋白含量的提高,可能还有亚硝态氮的其他毒性反应。把虹鳟置于含0.060毫克/升亚硝态氮的环境中3周可见到鳃瓣轻度肥大、增生和脱落。

2。对鱼类的致死作用亚硝态氮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因水的化学性质和鱼类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斑点叉尾鲴和虹鳟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8 13.1毫克/升和0.20~0.40毫克/升。加入钙离子或氯离子,可以使鲑科鱼类对亚硝态氮的忍耐力增加30~60倍。这是由于它们能使亚硝态氮完全通过鳃而降低毒性。

 附文:

 关于渔用中草药这里最全了!(收藏)

【多图慎入!】关于国标渔药的一切都在这里了(收藏)

高温能热死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