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三年学说话,却用一生学闭嘴,咪蒙改变了我们很多的认知

 昵称1SuYdtHT 2019-02-21

几年前,我听过一句诳语:咪蒙之后,再无咪蒙。

现在看来,也算是一语成谶吧?

果真,微信公众号注销、微博、头条号,无一幸免。

今天之后,咪蒙还能去哪里说话?

说到底,问题可不是从《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开始的。

我们说,最好的陪伴,是长情。

遥想着三年前,我依然记得在办公室,当时有一位92年的女同事,大声地向我们说,快看,咪蒙今天的文章讲的是买房。

之所以知道“咪蒙”,是因为同事茶余饭后的聊天。

渐渐地,我也偶尔去看了几篇,但是不多。一直在想,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她写的文字呢?

难道是因为她也有过媒体的背景?

或者说,她道尽了人世间的疾苦哀伤?

还是说,她敢怒敢言又敢于冒险?

好像不全面。

我曾经看过一些同路中人的总结,有对她文字的赞美,也有人对于她兜售情怀的认同,还有少部分人是对于她玩转人的焦虑,颇为不满。

如果说有十个人对于咪蒙做总结,我大概可以知道的是:

五成的人是赞她的,三成的人在反对(这中间一定有一成是极力反对),剩下的两成嘛,保持着中立,不得罪人。

和朋友聊过她对于文章的感受,觉得也是有些读不下去。

添油加醋的故事,总不会活太久。

对此,有人会觉得,干嘛要对自媒体这样苛刻呢。

这个反问,我有时候也会想,是啊,咪蒙是因为看文章的人多了,流量高,所以,被发现是太正常不过了。

而更多的不温不火,同样在效仿她文字写法的,还能写多久呢?

我惶恐过,因为对于文章主题与内容的拿捏,总归觉得自己不是最专业的。

我也惧怕过,担心我所高举的正义,会不会沦为他人的笑柄。

可是,我更感到欣慰的是,写到今天,发现脚踏实地码字,已经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幸福的方式。

和你一样,我也是名副其实的北漂姑娘。

经历着许多卖惨文章里面的桥段,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租房,你踩过的坑坑洼洼,也是我趟过的泥泞坎坷。

然而,就是因为尝过艰辛,所以更加坚信希望与美好总能够在未来同时到来。

蜗牛也会继续向往着蓝天,我们依旧有着自己不肯放逐的梦想。

是坚持写下去?还是观望着别人家的火?

我们心里,很难有绝对的答案。

我自觉,没有资格和立场说咪蒙,赶巧也是因为从春节到今天,一直都在听到这个名字。

有点儿奇怪,大家为什么反应如此强烈。

我设想过,如果今天不是咪蒙,是另一个不出名的写手被关,还能掀起这般风浪么?

自然不会。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咪蒙过去的几年,试着闯进人的情绪,但被有主见的人赶了出来,也是符合逻辑发展的。

事情有因必有果,当咪蒙承受着辉煌灿烂,也一定想到过跌入尘埃的样子吧。

我们这一生,说太短,也是实话。

经历了风风雨雨,听惯了风言风语,于是就见多识广了。

突然发现不说话也是极好的美德,而我们每个人大概都需要花上三年的功夫去学说话,却用一生之久,学会如何来闭嘴。

这样的功课,我想,我是还在路上的,不知道你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