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报道,Karl Lagerfeld于当地时间2月19日在巴黎去世。 Chanel品牌发言人对此给出的解释是:过于劳累。 昨天和朋友聊天,被戳中了: "大家都忘记他已经老了" "不,在我心中他就没有老过" 他是工作到最后一刻的工作狂,直到去世前仍对 Fendi 即将于今天在米兰举办的成衣系列发布秀给予了指示。 每年他要执掌Chanel 8个系列的服装(成衣和高定),Fendi的5个系列以及自己的品牌全部工作,平均下来每个月都有新系列诞生,如此让人喘不过气的工作强度老爷子却从不当回事。 但凡听到“老佛爷”这三个字,便能在脑海中拼凑出一个大概的剪影。 Lagerfeld的造型总是非常完整的,无处不在的黑色墨镜,黑色皮手套,Chrome Hearts戒指和白色马尾辫,又高又硬挺的白领子外面是黑色窄身西装。 高挺的领子是他对自己复古摩登美学的坚持,或许还能更多的遮住颈上的皱纹,就像他从不离手的手套可以把常年因剪裁、绘画而苍老的手保护起来一样。 他将生命完全交付给了工作,对于时尚的激情从未倦怠,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从服装的设计到市场营销。无论是如何繁重的工作,Karl总是乐在其中,谁也无法劝动他偷懒一会儿。“如果我退休了,我会死的......只有工作才能让人生无聊。 "又酷又顽固的老佛爷总是自有一套桀骜的处事准则,“再过几年就可以尽情睡觉了。” 这样的离开方式,或许也是他选择的归途:永远饱含激情和才华的Forever Karl,他从未老去。 Karl Lagerfeld 卡尔·拉格菲尔德于 1933 年生于德国汉堡,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瑞典人。懂得英、法、德和意大利四国语言。14 岁时全家移居巴黎,并在此完成了学业。 1955 年,被 Pierre Balmain 选中为助理,在其品牌下学习。 1958 年,出任 Jean Patou 的设计师。五年后正式离职,成为自由设计师。 1964 年,成为 Chloe 的设计师,为 Chloe 保留优美造型、简洁装饰等特色的基础上,吸纳了当时流行的多元化设计概念。 他借鉴吉普赛民族的热情鲜明的服饰特色推出印有明快图案的滚条衬衫;在普通外衣及披肩上采用鲜亮的圆环贴画图等,设计出古典式浪漫的唯美风格。 在 Chloe 的设计草图 ▼ 1965 年,FENDI 提拔当时还是新进设计师的拉格斐(当时 32 岁)为主要设计师。同时 FENDI 著名的双 F 标志也是出自拉格斐之手。 在 FENDI 的设计草图 ▼ 卡尔·拉格斐于 1983 年,成为著名法国女性时装店 CHANEL 品牌设计师,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成功使品牌复活,令 CHANEL 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时装品牌之一。 1984 年,推出个人同名品牌 KARL LAGERFELD,在属于自己的品牌中,卡尔·拉格斐的设计个性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合身、窄身、窄袖的向外顺裁线条,古典风范与街头趣味结合起来,造就了诸多创新。 他不只是改变了一些行业最具标志性的品牌,他改变了时装本身的方向。 2017年,一部关于Karl的纪录片问世——《Karl Lagerfeld: A Lonely King》 他在纪录片中坦言出生在德国乡下的自己,总是对大都市怀有无数憧憬,而自身特立独行的性格也让他无法忍受继续平庸。 他袒露从童年时期开始,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变得独特”,成年后则把“与众不同”看作野心、兴趣乃至一切。 他在镜头面前直言自己接手Chanel时的境况: 32岁时,他将Fendi推到了高级时装的一线地位,50岁时,他复活了Chanel。 在没人看好的Chanel的时候,1983年老佛爷一手接下重担。后来还签下了终身合约,他自己对此表示很幸运,给予了自己极大程度的自由,而这样的机会,除了他没几个人能拥有。 卡尔·拉格斐不但保留可可·香奈儿一贯的黑白优雅精髓,更为 CHANEL 改良比例,推陈出新。 并将高级定制的精湛工艺发扬光大,成功将 CHANEL 引领上一条更加摩登典雅的极致之路。 工作狂的他从1987年开始自己拍摄宣传照和产品目录,在成为摄影师之后还出版了多本摄影写真书。 2008年起,他开始为Chanel高级手工坊拍摄短片,剧本、造型和服装都亲自操刀。 他的一生都很传奇,在时尚界活跃了60多年,在许多人出生或记事前便是Chanel的艺术总监。 他情迷传统,又憧憬未来,被传媒封为“当代文艺复兴的代表”。同时,他血液里既存着精准与冷静,用自己的方法震惊着时尚。 1994SS的秀是老佛爷加入Chanel之后不久举办的秀,渔夫帽、高腰设计的裹身短裙以及裤子现在看起来仍然时髦。 2004春季高定运用的羽毛元素到现在仍然是众多品牌的抢手的设计要素。 2013 春季高定,紧身裤一样的长靴依旧流行。 2017SS,把数据时代搬到秀场,与科技的亲密接触。 2018SS,老佛爷在巴黎大皇宫搭建起了瀑布,pvc元素成为一整年的流行点。 他的多才多艺已经被世人所看见。服装设计不必多说,他还参与过建筑、室内、产品等设计,甚至还举办过自己的摄影展,无惊喜不佛爷。 「我只做我会穿的衣服,我只做我想睡的房间」。 1983 年两名时尚摄影记者,来到卡尔·拉格斐位于摩纳哥的家,那时他刚刚担任 Chanel 的艺术总监。 他们知道卡尔·拉格斐的特立独行的品味,看看他的家里都是哪些高级货…… 拳击台?榻榻米?其实是一张带有护栏的床,居然有4个床头灯。 这些看起来奇形怪状的家具,实质上都是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是他从苏富比一场场的拍卖会中淘来的。 在那个还没有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年代,这已经是最新潮的设计了,即使现在看来还是未来感十足。 卡尔·拉格斐位于巴黎的家,位于塞纳河左岸的一栋 1820 年代的建筑中。 卡尔·拉格斐认为,他的公寓不该是一栋房子,应该是降落在这个城市的一艘宇宙飞船,在这里不会觉得被束缚在地球上。 灯光和电视机完美地藏在玻璃墙里,床品都是定制的刺绣。 穿过狭长的走廊,交织着未来和复古气息的衣帽间。 衣帽间里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挂在不锈钢架子上的 ▼ 全不锈钢的厨房好像走入了餐厅的后厨,可是这里可以有为他定制的可口可乐 ▼ 他通晓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起居室放了 1 万本藏书,阅读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 他还有 3 万多册藏书放在巴黎的工作室里,铺天盖地从地板一直延生到天花板,很多广告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 老佛爷在自己的家和工作室,设计的一个迈阿密的地产项目中,设计了公寓的大堂,简洁时尚的色调很像他自己的家。围着他身边的人不是设计室的助理,而是付钱的业主 ▼ 他说「我觉得大堂就应该有书摆在上面」,大师的设计就这么简单 ▼ 作为一个地产项目,哪个设计师的出场会是这样的?甚至超过任何好莱坞明星,只有「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一出现就引来媒体的关注和粉丝的大批涌入。 去年,不知疲倦的他还在巴黎的「Carpenter Workshop Gallery」展出了一系列作品,名为「建筑」的跨界作品。 「建筑」系列有着非常明确而且一贯的设计风格,灵感来自经典的希腊罗马风格,运用黄金比例、以大理石为素材,在古典美中展现当代性,和属于建筑的精度美感。 KARL LAGERFELD 之家于 2019 年 2 月 19 日公布了他在法国巴黎逝世的消息。 他是 21 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也是最具风格标志性和创造力的设计师。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他留下了非凡的设计遗产,供后人敬仰。 时尚行业的一代宗师就这样走了,至死不渝的热爱着、坚守着自己的事业。 他曾说过:如果不工作,还不如让我去死。 时尚不死,风格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