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 08-26 12:00曲德顺撰文/供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张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于大正三年(1914年)发行的《日独战局地图》。日独战争是指1914年日本和德国为争夺中国山东青岛地区所进行的一场战争。该图详细标注了日德双方在我国胶州湾的战争态势,此图由山东省地图、太平洋诸岛图、青岛及其附近明细图、极东要略图四部分组成,尺寸为54×39厘米。 这场在山东进行的日德战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战中唯一的亚洲战场。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对青岛早有企图的日本,趁德国陷入欧洲战场无力东顾的时机,于8月23日派海军封锁了胶州湾并对德国宣战,日德战争爆发。这是继日俄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在我们的国土上所进行的又一次抢夺战争。战争从1914年8月23日开始,11月7日结束,最终以德军向日军投降告终。 日本对中国的地图测绘并非从1914年才开始。早在1871年两国建交伊始,日本的间谍就通过官方、民间的各种形式、收集大清的军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报。这些情报为日本在后来甲午战争的获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情报搜集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是乐善堂的创始人———日本商人岸田吟香。以销售眼药水、书籍为主的东京和上海乐善堂大获成功后,岸田在1886年与日本参谋本部谍报官荒尾精合谋,成立汉口乐善堂,召集在华的日本浪人充当间谍,间谍们扮以清人模样,以行商为掩护搜集各种情报。1892年汉口乐善堂根据所搜集的情报,编辑出版了一本巨著《清国通商综览》,分两编三册,达两千三百多页,成为日本编制大清国地图等资料的重要依据。 抗战期间,国共两军的军事将领都曾对日军地图的详尽程度发出感叹。日本编绘的数量巨大的中国地图对中国各地的战略要冲、交通要塞、地区资源都有清晰的标明,甚至连村中单独的农舍、村里有多少水井、山间羊肠小道都一一体现。这是日本人运用手工测绘、偷窃、抢夺等手段,历时半个世纪的时间得以完成的。《日独战局地图》由大阪朝日新闻社调查部编撰,大阪市森川印刷所印刷。大阪朝日新闻社于1879年在大阪创刊,创办人是木村藤、村山龙平。1888年报社实行产业化管理,1930年前后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在东京形成三报鼎立竞争的局面。1940年9月1日该社在日本各地出版的报纸统一名称为《朝日新闻》。 山东省地图占整张地图的一半左右的篇幅,采用百万分之一的比例尺,主要由现在烟台的各县镇构成。地图对1914年山东胶东地区州府的区域、青岛的租借区域、战争期间日军对德军封锁地域(全部都在中国的领土和领海之内),山地、河流、铁路、海岛的距离等都有明确的标注。目前行政镇一级的地区在地图上都有体现。这张地图仍沿用清朝末年的区域划分体系,而未采用民国北京政府的新区域划分。即按照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省为布政使司,山东布政使司辖六府,其中包含莱州府、登州府的划分。莱州府辖2州5县,有掖县(莱州)、平度州(原胶水县)、潍县、昌邑、胶州、高密、即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莱州府割出胶州和高密、潍县、昌邑3县。登州府辖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宁海州、文登、荣成、海阳10州县。1913年,民国政府废除清朝府、州制,但仍沿用省、道、县三级道制。山东省辖胶州道。胶州道的辖区基本是清朝时的登(州)莱(州)青(州)胶(胶州)道所辖的州、县,道治所在福山县烟台。 有趣的是,地图上烟台附近的地名与现在的地名,因为翻译、时间变迁等原因,在地名称呼方面有一些差别,如金苟寨———金沟寨,袁格庄———院格庄,青山寨———清泉寨、石灰尧———世回尧等等。 在青岛及其附近明细图中,对德国在青岛的陆海军驻地、海港油库设施、各炮台标高等细节都有异常清晰的标明。 正是基于日本人对中国各种情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多年了解,一旦有各种突发事件发生,从政府、地方到企业都会做出迅速的反应。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1914年8月23日日本政府对德国宣战,该地图的印刷时间为9月10日,中间仅仅相隔18天的时间!虽然这只是大阪朝日新闻社———这一民间报业出版的一张军事形势的地图,但其中却包含着大量值得深思的信息!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的八年,而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东北抗日武装就已经开始进行艰苦卓绝的局部抗战了。因此抗日战争不仅仅是八年,前后至少持续了十几年。同样的,日本对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不是八年,也不是十几年,而是积极准备了几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