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主角是个千古名方,出自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仲圣对此方可是偏爱不少,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作用广泛。 五苓散是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良方,传至今日,其真实作用机理还有待我们去重新认识。 我们来看看它的适应症有什么: 1、恶心、呕吐,上腹不适,伴或不伴有发热,伴或不伴口渴——急性胃炎; 2、腹泻,微热,伴或不伴有发热,伴或不伴口渴——急性肠炎; 3、感冒后期无其他症,出汗多,微热,口渴; 4、二日醉,上腹不适,口渴者。 …… 看看此方治疗的症状,是不是非常适合备于家中? 对于治疗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疾病,经过无数案例验证,五苓散方疗效可靠,方中药物组成大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使用相对安全,药虽轻,但效不减。 古今无数医家对于五苓散治疗急性胃肠炎都有案例验证,效果不虚。 此方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口味上接受度高,以甜味为主,伴有肉桂的香气,以及微微的苦味,老人小孩都容易接受。 【药物组成】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肉桂 【配制方法】 1、散剂(推荐,原书中煎服法) 茯苓10g、猪苓10g、泽泻30g、白术10g、肉桂10g 上几味,研细末,混匀,每次5g,一日三次。服后多饮热水,微微出汗为宜。 2、汤剂 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5g、白术10g、肉桂10g 煎煮2次,出药液约400ml,每日2次,每次200ml。服后多饮热水,微微出汗为宜。 3、颗粒剂 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5g、白术10g、肉桂10g 每日两次服用。服后多饮热水,微微出汗为宜。 【使用建议】 此法适宜备于家中,以防突发情况使用。 如病情复杂,病程日久,建议尽早就诊。 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 本文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