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戏剧教育

 老刘tdrhg 2019-02-22

摘 要:戏剧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展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发挥戏剧教育在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需要将戏剧纳入课程内容设计框架之中,并提出递进性学习要求,继而在教材编写中科学合理编排戏剧文本。语文教师要形成自主开发戏剧教育资源和开展戏剧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儿童发展 戏剧教育

随着对语文课程理解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的关注点从三维目标转移到“语文核心素养”。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由此,我们需要在语文课程中重视戏剧教育。

一、戏剧教育对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戏剧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综合的语言能力。在戏剧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有着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包括对剧本的理解和具体的表演行为。同时,在编排剧本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编写剧本中各个角色的台词、情节设置以及评价同伴表演等,可以很好地锻炼文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由于戏剧表演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有限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和学习兴趣,将孩子带入到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里,使其达到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状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思维才有发展的可能。在戏剧教育中,需要将戏剧文本所描述的场景,借助语言、动作等要素将它呈现到舞台上,这是各种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一方面基于对自我的认识,另一方面基于对剧中角色特点的把握,往往能第一时间确认自己适合扮演何种角色,这就培养了直觉思维能力。读剧本的过程,其实是在潜意识里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的场景在脑海中预演了一遍,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当涉及如何把握角色的情感、动作、舞台的走位等具体问题时,就需要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参与。可以说,戏剧教育给了儿童很大的思维发展空间。

语文课程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的感受和体验,通过为学生提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水平,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文字之美与情感之美。但由于学生阅读体验、生活经验、思维能力、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局限,这种被动的审美体验,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戏剧教育在美育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调动学生主动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作品的美感,学生通过剧情的不断推进,主动参与到审美体验过程中,形成积极而活跃的审美心理状态,进而更好地理解美的内涵。

重视文化传承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责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戏剧是我国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传承并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将戏剧纳入到语文课程体系之中,帮助学生认识这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对戏剧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同时,戏剧也是世界上广泛存在的文学样式,学生通过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戏剧作品,有助于促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二、《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戏剧学习目标

戏剧因其在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应该在课程内容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母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需将其纳入课程内容设计框架之中。在各个国家中学阶段的母语课程标准中,阅读领域通常都对戏剧这种体裁有一定的学习目标规定,写作领域有时也会有相关要求。但在小学阶段,我国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以及不同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则表现不一。

在我国 1923 年至 1956 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戏剧一直作为重要的儿童文学体裁出现在说话、阅读或写作领域。1923 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剧本是儿童要学习的主要儿童文学样式之一。1929 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的读书领域,第三、四学年作业要项包括短剧的欣赏及短歌剧的欣赏吟咏或表演;第五、六学年则包括戏曲、鼓词的欣赏吟咏或表演。在作文领域,第五、六学年提出“剧本的编辑”这一写作项目。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的读书领域,第三、四学年作业要项包括剧本的欣赏或表演,短歌剧的欣赏吟咏表演;第五、六学年提出剧本的欣赏研究或表演。在作文领域,第五、六学年提出剧本的试作这一写作项目。1936 年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在说话领域出现了“话剧的练习”这一要项。在读书领域,第三、四学年有关于剧本与短歌剧的欣赏演习或吟咏的要求;第五、六学年有关于剧本的欣赏、演习、理解或吟咏的要求。1941 年《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中,第六学年的说话领域提出“话剧”这一教材形式,在读书领域,第四学年和第五、六学年分别提出“简短的话剧”和“剧本”的教材形式要求。1948 年《国语课程标准》的读书领域,在第三、四学年和第五、六学年分别提出“简短剧本的欣赏、表演”和“话剧、歌剧的欣赏、表演”的要求。1950 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阅读领域教材大纲中,第三、四、五学年对课本的表达形式分别提出“对话式的短剧”“一、二幕短剧”和“普通短剧”学习要求,第五学年说话练习提出“舞台剧的练习”学习要求。1956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第五、六学年阅读领域要求学生能够辨别剧本这一文学样式,作文领域提出“看过电影和戏剧之后,依据其内容作简要的口头叙述和书面叙述。”1963 年后,不再有与戏剧相关的学习规定。

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对戏剧也体现了充分的重视。如英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读写方面都十分重视戏剧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在阅读领域,二年级提倡采用角色扮演和其他戏剧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理解文本、体味语言,三到六年级提倡借助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学生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信心;在写作领域,《课程标准》认为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即兴发挥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质量,建议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戏剧表演和剧场表演的机会。

三、语文教材编写包含戏剧学习内容

戏剧教育在语文课程领域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戏剧课程资源的开发。语文课程中戏剧资源的开发首先表现在教材编写方面。美国《共同州立核心课程标准》将戏剧与故事、诗歌并列,针对各年级提出递进性的阅读认知要求。依据这一标准编写的小学教材学生用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选入一篇戏剧,占文本总量的六分之一,戏剧的文体特征介绍和训练要点都体现了针对性和递进性。具体见表 1: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戏剧教育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戏剧教育


我国 1954 年《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和1956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都对阅读教材选用的文学作品方面规定了剧本这一表现形式。

在语文教材中选入戏剧文本,将为戏剧教育的开展提供课程资源的保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编写方面,借鉴中外先进的经验,对戏剧这一文学体裁给予充分重视并科学编排。

四、语文课程实施重视戏剧教育实践

鉴于戏剧在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师除了依托教材中选入的戏剧文本进行戏剧教学或自主开发戏剧资源辅助教学外,还可以通过改编戏剧和开发戏剧教育课程,有意识地将戏剧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实施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其一,根据课文改编戏剧。将课本中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体裁的文学作品改编为课本剧。在改编作品方面,教师可以自己改编,但我们更提倡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改编。改编时需要渗透戏剧基本知识,同时教授学生剧场礼仪。改编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与创作,学生要理解原文本中塑造的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其语言、行动与情感,把握文本中关键词句的意义以及文本整体传达的思想感情等。改编的课本剧可以是忠实于原文本,并借助想象对其进行戏剧形式的呈现,也可以是对原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与再创造。学生的表演可以采取即兴表演和剧场表演的方式进行。

其二,自主开发戏剧教育课程。结合戏剧的特点,拟定课程框架,确定各年级学习目标,开发具有序列性、递进性的课程内容,并进行课时设置,有序开展戏剧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编排体系上,要考虑不同种类儿童戏剧在各年级的分布,从艺术形式、容量和场次、题材等角度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戏剧资源。同时,戏剧文体知识也要在各年级形成序列。从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可以实行语文教师与艺术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双师模式,实现语文课程与艺术课程、戏曲文化等的整合。

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情况看,戏剧这一体裁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到教学实践,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要纳入戏剧这一文学体裁样式,并提出具体化认知目标要求;在教材编写方面,在各年级有序编排戏剧文本;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自主开发戏剧教育资源,系统开展戏剧教育。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