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灯,故宫便有了紫禁城的味道

 唐宋自在鸟 2019-02-22

昨夜,

故宫的亮灯了!

这是故宫首次打破“传统”,

94年来第一次举办灯会,

在夜间对预约公众免费开放,

共迎“上元之夜”。

一点灯

故宫便有了紫禁城的味道

图文 | 美物计(ID:huanqiukanke)

故宫夜场一票难求,

堪比“决战紫禁之巅”,

能成为首批进宫看夜景的人,

真的是很幸运了!

紫禁城古建筑群,

也在昨晚首次被大规模点亮,

与民间“闹花灯”不同,

故宫里既可看灯也可看殿。

不过它需要太多灯,

灯光太多了就失了韵味。


图片来源:@故宫钟表修复师

“一点灯,

故宫更有紫禁城的味道了”。

看过了白天的故宫,

雪中的故宫,

这一次,终于,

要见到夜晚的故宫了!

今宵月映千重殿,

紫禁又逢元宵。

上元佳节,

在故宫赏灯、看景、听曲,

共贺良宵,

听起来就让人无比神往。


火树银花灯如昼

宝马雕车香满路

故宫的灯一亮,

仿佛看到了它的过往,

灯火通明,富丽堂皇,

让人有穿越回古代的感觉。


月光如水,灯火阑珊,

碧瓦飞甍,雕梁画栋。

沉浸在故宫的夜景当中,

有一种穿越数百年

的厚重与静美。

午门、神武门、角楼……

重重宫阙被照亮,

让故宫沉重的历史,

有了许多生趣和温暖。

漫步在城墙上,

俯瞰整座紫禁城。

红灯映宫墙,

笼上喜庆的红色光晕,

与节日融为一体,

寄寓美好的祝福和期盼。

夜色的紫禁城,

仿佛入了诗,入了画。

人在故宫的天地间行走,

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庄重之感,

只要随意站在故宫的一角,

就会触摸到它的惊艳。

一门,一窗,一墙,

每一个角落的景色,

都旁若无人的美丽着,

有一种洗尽铅华的风骨。

屋檐上的小兽,

夜色中带着神秘感,

转眼百年已去,物是人非,

惟有它们默默守望着。

纯正的红、黄色调,

呈现出更诱人的迷幻,

在已旧的时光里,

古都的风韵依然可见。

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

推动着时间交替,

万物转换,

唯一不变的是这座城。

轻轻闭眼,

听,关于故宫的声音,

一座远古走来的梦幻之都,

一座浩如烟海的记忆之城,

正在向你走来……

江月年年,何其相似,

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此时此景,今夕何夕,

温一壶月色,天涯共此时。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 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他们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身上还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离开故宫,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最后,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也许是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