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档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很火,你们看了吗?
太太原本好奇独居女艺人的日常生活,结果节目组硬是搞成了一个大型相亲&催婚现场,几期下来看得都要怀疑人生了。
不过新的一期中,年轻派和守旧派舌枪唇战,尤其焦俊艳和好闺蜜papi酱的对话,让太太惊呼:
终于出现两个独立女性的正常对话了,papi酱的睿智言论还上了微博热搜!
一开始,面对爸爸狂轰滥炸式的催婚,87年的焦俊艳勇敢地反抗,表明现在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须项。
为什么只要女的到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所有人都要跟你说一定要结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对于未来她也有很清晰的规划,年轻时攒够钱,年老时和几个好朋友一起住养老院。
孩子可以不生,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生,可以先冻卵,什么时候想要了再取出来也不迟。
太太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但在焦俊艳爸爸看来,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他坚持认为“结婚生孩子是人生这个阶段必须要经历的事情”,What???
这话听着非常耳熟,就跟我爸那句“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人一定要生孩子”是一模一样的老顽固。
在上一辈的观念中,人生这场考试,别人提前交卷或按时交卷了,你却还没写完,那就是落后于人。
甚至很多父母因为心急子女们的年龄,一时病急乱投医,随便找个什么人就催着嫁了。
可是,爸爸们是否有想过,婚姻有幸与不幸,单身有快乐和不快乐。为了结婚而结婚,并不能保证就会圆满。
就像papi酱所说的,你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你一定要找一个喜欢你的人并且你也喜欢的人去结婚,那才有意义。
太太为她的这句话点赞,三观正得不能再正。
焦俊艳也很体谅父母的心情,她爸爸的这番设想几乎就是中国式“养儿防老”的真实写照:
我能理解我爸他想的,就是你比如有一天他们年纪大了,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能孩子他觉得是你最亲近的人,否则你就很孤单,因为现在大家也没有兄弟姐妹。
papi酱听完立马接话,“孩子生出来是干这个的?”
接着她给独立女性人生最重要的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并解释道:
首先,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的这一生,我是和我的伴侣一起过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们走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自己去走的。
可见papi活得多么通透(“如何装作不经意地让我爸妈看到这个”系列)。太太对这个排序的理解,我认为她想表达的意思是陪伴时间而不是重要程度。(防止有人杠)
那爸爸们这一头是如何看待这个排序的呢?
显然,他们都表示接受无能。焦俊艳爸爸、袁姗姗爸爸、吴昕爸爸、傅园慧爸爸一致地都把孩子排在前面,伴侣位列第三,自己垫底。
更让太太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傅园慧爸爸竟然认为,把伴侣排在第三位已经很前面了,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等等。
这话简直听不下去,怎么有种把婚姻当做是对女人的施舍的直男癌气息?请问在背后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庭付出一生的妻子同意了吗?
来听听大张伟犀利的吐槽:为什么不把伴侣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你们觉得伴侣不会离开,所以不那么重要。
一语中的。有些男人总觉得女人在婚姻里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在维系家庭关系中反而本末倒置,顾此失彼。
回到关于papi酱的人生排序,太太谈谈以下两点看法。
女人,请为自己活一次
蔡康永有本书《为你自己活一次》,里面有一段话,太太深以为然: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你要懂事,你要忍耐,你要懂点人情世故。
却没有人告诉你:你要高兴,你要做自己,你要为自己活一次。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他人而活是常态。
学生时,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每天不是上各种辅导班,就是被塞进满满当当的才艺课培训,最终还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工作时,为了迎合社会大流,拼了命的埋头苦干升职加薪,勉强融入一个个不适合自己的饭局。
等到成家了,在婚姻里终日为伴侣和孩子忙忙碌碌,生活围绕着他们的重心展开,活得没有自我。
如果他们能多爱自己一点,为自己多做打算,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不必跟所有人一样在所谓的人生阶段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
不必一味迁就父母的道德绑架活成别人家的孩子,
不必为了婚姻放弃事业牺牲自我操劳成黄脸婆,
不必什么事都要政治正确......
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和“不应该”,只有遵从内心自己喜欢的模样,不为他人迷失自我,这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人来人往,你永远是陪伴自己最久的那个“好朋友”,爱自己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
太太瞬间想到美剧《欲望都市》里的萨曼莎,49岁时发觉和相恋5年的男友在一起不快乐,她勇敢地选择了分手:
我爱你,但我更爱我自己,那是我爱了49年的人,而且我还将继续爱下去。
昨天刚大结局的《知否》,明兰活出自我的婚姻观同样说出了太太的心声。
任初恋的小公爷条件再完美,当明兰洞察到对方家庭的复杂便果断放弃。
相亲贺家公子,她接受不了对方品性的最低处“心软”,最后她嫁给了三观合又宠爱自己的顾二。
但在选择婚姻之前,明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独立的决断。
她计划攒很多钱养老,闲了就去游山玩水,而不是为了靠男人养,把自己变成面目可憎的疯婆子。
现实生活中,像明兰这种单身也能过得很有底气,能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女人,结婚不过就是锦上添花的一件小事。
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
父母们,请为自己活一次
在中国式家庭关系中,太太对一个现象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夫妻觉得孩子大过于天?不满足父母的需要就是不孝就活该被谴责?
试想,作为创造你的人,父母只有人生的前二十年能够陪伴你。
孩子是你创造的人,你能拥有的,也不过是他们人生中的前二十年。
真正不离不弃陪你终老,一生中你说话最多的人,只有你的伴侣。
这里并不是讨论孰轻孰重,太太要强调的是夫妻关系一定要大于亲子关系,拎得清这一点,婚姻长久的可能性更大。
反过来,如果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会发生什么?请参考《我家那闺女》上面那四位代表性的父亲。
从孩子呱呱落地起,父母的名字变成了XX他爸,XX她妈,尤其女人要充当妻子和母亲,唯独不是她自己。
接下来的幼儿园教育、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直到上大学,父母有操不完的心,他们事无巨细都帮子女安排妥当。
好不容易盼着子女学业有成,到社会上谋得一份体面工作,马上又面临着成家,父母不得不拿出多年积蓄和养老钱给子女买房买车。
孙儿出生,父母们又是帮忙把屎把尿又要照顾子女的生活。
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也疏于关心伴侣,却把情绪和期望全放在孩子身上,成天为家庭琐事所累。
然而,子女这一头就会感激了吗?不见得,数不清的家庭矛盾纠纷每天都在上演。
去年有部高分韩剧《我的大叔》,里面有个情节戳中了很多已婚人士。一开始男主角的妻子出轨,大家纷纷唾骂这个女人。
后面剧情揭开了背后的原因,妻子哭诉丈夫冷落自己,不关心这个小家,丈夫永远把原生家庭里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的需要排在第一位。
当然,出轨可耻,但它也折射出婚姻经营之道。
只有妻贤夫安,夫妻双方做好自己,维护好彼此的感情,才能有建立健康秩序的家庭关系。
孩子也能在父母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之中,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
再回到开头提到的人生最重要的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你们是否赞同?
太太自己是赞同的,我认为做到以下七点是幸福与否的关键:
1.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2.女人首先是自己,才是妻子和母亲。
3.生了娃的女人,不是XX她妈,她仍有自己的名字。
4.女人有自由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在婚姻中也要为自己而活。
5.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伴侣和谐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孩子。
6.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完全属于你们,要学会适当放手。
7.父母也要丰富自己的人生,不要把过多的期待放在子女身上,该环游世界就环游世界。
一句话,大家独立自主,不要彼此拖累,谁也没必要围着谁转。
先负责好自己的人生,再处理好和伴侣的关系,最后才能养育孩子,陪伴父母,没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