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的心学

 资源868 2019-02-22

张一峻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作为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上乘陆氏兄弟“心即理”的先验论,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对心学以及儒学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知与行历来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是哲学及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论认为求知与实践应同时进行,直接反对朱子学派“先知后行”之说,在宋代后再次提出与理学截然不同的方法论,与“心即理”“致良知”共同构成了阳明学派思想体系基础。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论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经济组织形式有重大变化之时,思想界都会迎来要求对当前社会伦理道德进行反思的社会思潮。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民经济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崛起,海上贸易以及域外文化也有很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和需求的提高,与当时明皇帝昏庸,推行特务政治,现实黑白颠倒,天下无公理、公正可言的社会现实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将“心”与“理”二元对立的本体论,“理”在“心”上的理念已成为压抑思想及个性的枷锁。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王阳明从“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三个方面继承发展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建起其自身独立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生平简述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祖籍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书香门第。28岁中进士,开始仕途生涯,多次经历大起大落,最终病亡于平乱归途。阳明自幼豪放不羁,聪敏好学,品性正直。他并不想恪守儒家学说,而是大量吸收禅、道二家智慧充实自家心学,与扬弃佛道的理学有着鲜明的对比。“‘豪雄’与‘浪漫’是我们理解阳明个人及其事功和精神去向的两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弘治十五年(1505)因得罪刘瑾,阳明被廷杖五十并贬谪龙场。在谪居龙场期间,阳明从对生活的体悟中,提出“知行合一”论。这是阳明在知行观上对朱子理学的直接反响,也是整个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

二“知行合一”论概述及其与阳明心学的内在联系

在对知行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下阳明在“心”与“理”方面的思想。在此问题上,阳明的基本命题是“心外无理”。阳明的“理”指的是道德原理,而“心”并不是传统意识上的自我,指的是道德主体。心外无理,也就是指道德原理不是存在外部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的心中。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讨论的是道德认识和践履的关系,侧重伦理学方面的讨论。当时主流的知行观为朱熹的知先行后观点,主张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知行互发。在当时的社会道德危机背景下,阳明对这种将“知”与“行”一分为二,设定先后顺序,二元讨论的观点深感忧虑:

“周衰而王迹熄,民始有无恒产者。然其时圣学尚明,士虽贫困,犹有固穷之节;里闾族党,犹知有相恤之义。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庶几君子闻大道之要,小人蒙至治之泽。”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学者不能著体履,而又常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行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语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

这两段话提及阳明的立言宗旨:孔孟之学重明德亲民,而当时士大夫无不以巧文饰诈,博词饰非,令社会上充满虚伪的风气。而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阳明认为正是知先后行的二元知行观,知而不行的状况屡屡发生在士大夫身上。而阳明提出的解决办法便是:

“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之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年克倒了。需要就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时我立言宗旨”

可以看出,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论,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反对空言,提倡力行。从目的上来看,其实与朱熹的观点并无太大冲突,甚至可以说是相互一致的。但对知行本体的认知上,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而不行耆。知而不行,只是未和圣蒉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阳明认为,知行本体是合一的。离开了知的行,不是真正的行、本来的知。“知而不行”,在根本上没有“知”。真正的“知”,是包含“必能行”的。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阳明在对知行本体进行诠释时,并没有对知行的范畴做一个明显的界定。在此情况下,用阳明“知行合一”论来解析“知而不行”便会自相矛盾:“知而未行只是未知”,若“知”,心头一念并发,便是行;但若无客观动作上的行,又是否能说已“知”?

除了知行本体外,阳明还从知行相即的角度来论证知行合一,集中表现为:

1)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行以知作为指导,知以行作为实现手段。行不能无主意,知不能无手段。离开行的知就无所归依,离开手段的目的只是一种悬想。离开知的行只是妄行,离开目的的手段只是妄为。阳明强调知行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相即不离,并不存在时间的先后。时间上的间隔只是知行恒久持一的过程,并不是如朱熹所认为有着严格意义的先后之分。这也是阳明与朱熹在知行关系上的不同之处。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整个知行行为过程中,意识是整个行为过程的第一阶段,是行的一部分。行为是观念或思想的实现和完成,是过程的终结。所以知中有行的因素,行中有知的因素。阳明使用“始”“终”二字,难免也有知先行后之嫌。但与朱熹不同的是,阳明的“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发展过程。有始便有终,有终便有始。有始无终,在阳明看来根本上不能算是有“始”。知行不分离,是阳明与朱熹在知行关系上又一不同之处。

3)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知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知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经之说。”

阳明认为知行互相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之真深与行知明确互相印证,行到明处确处即是知。知行是一体过程中表现的两个不同特点。根本上说,是不可言有知行区分的。在阳明看来,知明觉精察与行真切笃实不可分割,若行无法真切笃实,即不算知;知无法明确精察,便不算行。

知行合一论是整个阳明心学在道德理论方面的基础,阳明晚年着重讨论的“致良知”思想也正是在知行合一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致良知”可以说是阳明思想的总结,重要的问题如心外无理,知行合一以及儒佛问题都汇归入这一问题中。“致良知”的范畴与知行合一并不完全一致,若将知行合一说完全套入“致良知”的范畴中,便会出现“良知”便是“致良知”的理解,甚至得出良知不致便是未知,良知等于未知这种情况。这与阳明晚年强调区别“良知”与“致良知”的讨论是有所矛盾的。在致良知思想中“知”“行”已失去在知行合一论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意义。但也不应理解成是阳明的自我否定,因为他强调的自始至终是把所致付诸实践,前后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方式不同而已。

三“知行合一”论的当世意义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知行合一论不仅体现在传统伦理道德的推广上,从美学的角度看,知行合一论中提到的内在自觉和外在推致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同样可以运用在论证美学的实践意义上。内在审美自觉与外在审美行为同样只有在不可分割和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才能将审美意象通过实践化为现实的审美品格,最终呈现为美的人格境界。从这一个角度来看,阳明心学的美学意义,最起码是在行动美学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视。而站在西方哲学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义哲学是最贴近阳明心学的学派,认为理智、心理活动应当属于实践活动,“当我们说人们知道怎样玩笑得体,说话合乎语法,知道怎样下棋、钓鱼以及怎样辩论时,所指的意思是什么?部分意思是指,他们能讲这些事情干得很出色,即干得很正确、很有成效或很成功。他们的行为能达到某种标准,或符合某个标准。”这与知行合一论中“知”“行”互相渗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行为主义同时也不认同将行为说成“含有思考与实践”的双重性解释,认为“先有成功的实践,后有总结实践的理论”,这样便把实践行为与智力行为统一起来,同样反对“知先后行”的理论。

阳明心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由盛转衰的标志,所代表的新唯心主义同朱熹的理性唯心主义相比增加了神秘主义的元素。笛卡尔,费希特,黑格尔以及克尔凯郭尔之间也有类似的争论,最终构建出近现代西方哲学百花齐放的盛况。与之相比,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阳明心学,更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所谓“为学功夫”,便是实现内圣的修养方法。如何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安宁,达到“有我”与“无我”境界的统一,或许我们需要从阳明心学中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张浩祥.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潘立勇.一体万化—阳明心学的美学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来.宋元明哲学史教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4]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吴震.传习录精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