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去,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喜庆幸福的气息。而春节标志性的一个事物就是春联了,几乎是每家必不可少的。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对联又被叫做对子,通常被写在纸上、布上、石柱上等等。对联一般朗朗上口,对仗也十分工整,是我国文字一字一音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代表形式。而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三个只有上联的千古绝对,它们至今没有合适的下联,能对的出一个就可以说是旷世奇才了。 一:寂寞寒窗空守寡 据传,在明末时期,一位才女看破红尘决定出家做尼姑,就在尼姑庵写下了这个上联,称谁能够对的出下联,就嫁给谁。这个上联的独特之处在于,全部的七个字都是同一个宝盖头的部首,所以要对出下联的话,理论上也要部首一致。其次是,这个上联非常的有意境,描述了美人寂寞,独守空闺的画面,那么下联也要有一幅符合意境的画面。所以,这副对联想要对出下联非常困难,当时并没有人能够对得住下联,难倒无数文人墨客。 二:烟锁池塘柳 这副对联据说出自乾隆皇帝之手,在一次科举考试的时候,出现并列第一,乾隆出了这个上联,说能对出下联的人便是第一名。其中一名考生看了一眼便叹了口气就离开了,而另外一个考生则是考虑了很久,发现实在对不出也离开了。而乾隆则是把那位看了一眼就离开的判定为第一名,因为乾隆认为他出的这个对联是绝对,一般人根本是对不出来的,第一个能直接就看出来这个上联的难度,说明其学识不一般,可见其厉害之处了。 确实,这个上联看似简单,仅仅只有五个字,但确实是不好对出下联。因为上联五个字的部首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要想对出符合的下联,也要有这五种元素才行。其次,上联描绘了一个很唯美的画面,一片幽静的池塘之上,笼罩着层层的浓雾,周边围绕着一排排的柳树,十分静谧,柔中带刚。有人对出了“炮镇海城楼”这个下联,虽然符合部首的要求,但是“池塘柳”和“海城楼”词汇不是很对应,而且意境还是略显欠缺。 三:画上荷花和尚画 相传该上联为才子唐伯虎写下的,当时庙里的和尚拿出一幅荷花的画,想让其帮忙题字,于是唐伯虎就即兴来了这么一句,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随口写出了一句上联竟然成了千古绝对。这个上联巧妙之处在于,正着读和倒着读都是同样的,所以下联也要符合同样的规律,无疑增加了对出下联的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