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敲敲头,提神醒脑,养生保健!

 赵玲文化图书馆 2019-02-22

中医养生是一门大学问,泡脚、药膳、捏脊……中医的神奇妙用要是算下来,手指加脚趾都数不完。今天先来带大家了解其中四招,好好应用起来吧!

特邀专家

佛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江泽平

1、敲头法提神止痛

从中医理论来讲,头为元神之府,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难经·四十七难》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

清晨为阳气生发之时,顺应自然规律,用指腹刺激头皮反射区,可反射性调节脑部功能,促进经络阳气循行,提神醒脑开窍。

另外,十二经脉均在手指末端汇聚,俗语亦有“十指连心”之说,故用指腹刺激头皮反射区的同时亦可反射性调节十二经脉的交汇循行。

那么怎么敲呢?江泽平表示,十指半屈曲状,由头部从下向上、用十指指腹敲击头皮,最后汇聚点为头顶的百会穴。每日清晨敲击共800次,其中手指敲击疼痛的地方重点反复敲击,可达到开窍醒脑,提神养心的功用。

同时,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头痛、老年人脑梗死后遗症或无症状性脑梗死、脑萎缩、养生保健等也有不错的效果。

大家要记住,标准手势是这样的↓↓↓

还是不太懂?看片!

2、转足踝法瘦腿美容

站着时: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踮起脚尖,顺逆时针各旋转50~100下。

坐着时:上身直,足踝由内往外转50~100下,再由外往内转50~100下;

躺着时:上身直,膝盖微弯易着力,足踝由内往外转50~100下,再由外往内转50~100下。

PS.选择三者之一来做即可。

由于该动作能间接活动放松膝关节,有利矫正小腿骨骼不正,消除小腿肚多余赘肉,起到瘦腿效果。还有,很多人一到冬天就会腿脚发冷,这往往是腿脚末梢血液循环不佳所致。多转足踝也可以改善脚冷症状。

同时,足踝部有多条经络循行,如足少阴肾经等,分布着很多重要穴位,如太溪穴等,转足踝有刺激疏通这些穴位经络的作用,有着良好的保健养生效果,很适合中老年人常做。是不是欲欲跃试啦?

3、手浴法安神驱寒

做法:接一盆热水,温度大概在40℃-42℃左右,水量以全部浸没双手为宜。将双手张开,浸泡在水中5-10分钟。如果中间水温不够热了,可再加热水。

通过“手浴”,可以使双手血液升温,温暖的血液再流回心脏,经过10分钟左右,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都会变暖,而且,血液经过分支血管会流经大脑、眼睛、双肩等部位,达到治疗肩周炎、失眠以及提神、明目等多种功效。

据江泽平介绍,“手浴”一年四季都可以做,尤其对许多阳气虚、畏寒的女士和手脚发凉的老人来说,保健作用更加明显。它可以发挥独特的驱寒作用,加快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体气的运行。

此外,“手浴”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姿态,双肩要完全放松,一边深呼吸,一边揉搓手掌的各个部位。泡完后要及时用干净毛巾擦干并注意保暖,一般早晚各一次即可。

4、冬日食疗法

最后,为大家推荐了一款冬日食疗。将鸭蛋打碎在碗里,放少许盐和味精,用筷子打匀。然后一边加40-50℃的黑豆浆(鸭蛋:豆浆=1:1),一边继续用筷子搅拌,上锅蒸8分钟。

鸭蛋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特别适合女性,冬天由于较为适合人体进补,因此男女老少也可用鸭蛋烹制通补食疗。

黑豆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且黑豆的纤维质含量高,可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所以是不错的减肥佳品。而且黑豆浆不像黄豆性冷,喝多了也不会拉肚子,而且还有治疗风湿、抗衰老等效果。

编辑:佛山新闻网 吴碧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