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常年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即便是今年夏粮和秋粮普遍减产的情况下,依旧毫无压力。 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国的粮食储备量还是世界第一,在如今的农民早已经没有了屯粮的习惯,农村早已经寻不见米缸等器具的时候。 我国的粮食储备工作根本轮不到农民来做,都是以国家意志来进行,要不然大家以为每年费尽周折进行的粮食临储收购政策是干嘛用的? 像你一样的很多人都在担心,一旦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严重下降,会不会出现大范围的粮食短缺,很多人担心灾年没饭吃。 因为,我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来应对。 我国粮食产量和供给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确实,即便是在如今的农村地区,家家户户已经没有了储备或者囤积粮食的习惯,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已经大家已经远离了吃不饱饭的年代,不需要再为来年有没有粮食作为食物而担忧。 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处于即使最好水平,已经连续多年在六亿吨以上,同时也是世界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同时,我国的粮食消费量也是惊人,每年要消费掉6.8亿吨以上的粮食,这其中的缺口由进口来调节,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进口量第一,同时库存量也是世界第一的景象。 中国的粮食收储由国家来负责。 那么,既然农民不再屯粮,也不用担心国家粮食存储问题,那么我国每年这么多的粮食储备粮都在哪里呢?都在由谁来负责呢? 直接告诉大家吧,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工作主要还是靠国家来负责,也就是中储粮,中储棉以及中纺这几家央企在各地的储备库。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距离你们最近的国家临储仓库附近看看,那些动辄储备量是几万吨的大型仓库中,放的都是满满的粮食。 截至目前,我国还有临储玉米储备1.2亿吨以上,临储稻谷库存一亿吨左右,临储小麦库存7400万吨,临储大豆库存800万吨左右。 而这还不是我国粮食储备量的最高值,据笔者了解,在2015年,中国的玉米、小麦、大米及其他农业大宗商品的国家储备已攀升至极高水平。据估计,仅玉米库存就高达2.5亿吨,几乎是当年国内玉米产量的1倍还要多。巨大的粮食储备规模,一旦销售很可能会淹没整个市场,或者面临因长期存储而损坏的风险。 这也是为何我国会在几年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开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工作,并且加大粮食去库存力度的根本原因。 如今,我国的粮食库存量已经较3年前有明显的改善,国内粮食整体供需形势也逐渐向好,但是储备总量依旧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之上,确保中国有足够的存粮来应对诸如“粮食减产,气象灾害”等带来的不良影响。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国的粮食储备量可以保证大家在灾荒年间也不会饿肚子。 来源:钟情三农 |
|
来自: 联合参谋学院 > 《粮食经济、安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