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一生最宠爱的皇子是谁?临死前,他对雍正说:一定要好好待他

 昵称413468 2019-02-22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举国陷入一片恐慌与喜悦交织的情感中,朝廷内外不断有人进进出出,一时热闹纷杂,此时皇后赫舍里正在为生育做最后的努力,年轻的康熙并未想到,此时的他即将要经历生离死别,比这更重要的是,整个王朝的命运,即将随着一声嘹亮而沉郁的啼哭而改变。

赫舍里因为难产,在生育后两个小时内因失血过多而死,康熙做出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举动——册立襁褓中的婴儿为皇太子。

谕礼部曰:“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胤礽被正式册封时还不到两岁,因为太小甚至无法完成册封所需要的礼仪,而由太子乳母抱着他跪着接受册、宝,而对尚为懵懂的胤礽而言,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而他对于这个王朝帝国的命运又是什么。

对于康熙而言,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帝王对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应有的些许疼爱,他的感情似乎太过了,因为皇帝公开册立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为太子,这是清朝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过往的历朝历代中,这种逾矩的事情也是很少发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跟过往所有的皇帝一样,遇到册封大典不免对百姓有一番恩典,康熙的册封诏书中包含的恩典多至三十三条,不但蠲免赋税,还有赦免死囚等。

这次册封之后,康熙与胤礽之间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皇帝皇储关系,经历了九子夺嫡的风风雨雨,而这位幸运而又悲惨的皇储,也在懵懂中展开了他不曾预料的、血雨腥风的政治生涯……

说起胤礽的生母,她的出身相当显赫,她是当朝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她的叔叔就是著名的索额图。本来是一场政治婚姻,但赫舍里聪明美丽,温柔贤惠,颇得玄烨的圣心,而他们也曾度过一段伉俪情深的日子。

康熙不仅是一个重感情的帝王,他还是一个非常看重血统的人,赫舍里出身的高贵,让他更为看重她所生的孩子,他认为只有血统高贵的女人,才配生养他的孩子。

所以即使皇八子再有能力,可他的母亲出自辛者库,地位不如赫舍里尊贵,所以他并未十分看重他,对他只是利用。

因为胤礽的能力不够,需要其他皇子对他进行辅佐,而老八广泛的人际关系是为康熙所器重的,如果老八能收心全力辅佐胤礽,而不是收买人心自成一派,还妄想当太子,那么他尊贵的地位也会永远保持,下场也不至于如此悲惨。

康熙有五十多个儿女,胤礽受到的宠爱是最多的,康熙对他的宠爱可以说是溺爱,他对胤礽也有一种怜悯,可怜他是没有母亲的孩子。

胤礽在5岁的时候出了一次痘,康熙放下国家之事,天天守在儿子身边,陪他度过病危的时期。即使在高明的太医成群的后宫,痘疮也近乎不治之症,可能是由于康熙一片爱子之心,胤礽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康熙挨个太庙拜祭,向天下百姓宣布了这个喜讯,并且赦免了囚犯,蠲免赋税,为太子积累功德和福气。

胤礽五岁的时候,康熙特意修葺了毓庆宫作为太子的东宫,展示了极大的恩宠。他对胤礽给予的爱和期望的巨大的,超过了一个帝王所能拥有的感情。

少年时代的胤礽生活是平静而喜悦的,如康熙所愿,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病重的时候,年仅13岁的胤礽衣不解带悉心照顾,让康熙十分赞赏。

后来康熙出去寻访民情,考察民生疾苦,都带着太子随行,培养他宽仁爱国的心境,期望他能做一个明君。

在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康熙亲自出征准噶尔,二十岁出头的太子坐镇京城,相当于天子,亲自治理国家。康熙早就下旨让众人都服从皇太子,诸大臣议定,皇太子裁决。而皇太子也说,自己依恋膝下,一定竭力报效父皇,不让父皇失望等。此时是玄烨与胤礽父子感情最深厚的时候。

联想到日后父子之情日渐淡薄,而康熙对胤礽“不孝”的斥责,以及父子的决裂,真是感慨万千。当时的胤礽也曾被众臣所赞扬,克尽厥职,“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

当时人们都称赞,胤礽是一位贤明的皇太子,而康熙对他也十分用心,当他出行的时候,一定要看到胤礽说自己一切平安的信件才能安心,否则就急得不行,一位太子出了什么事。

比起国家大事,这位仁慈的父亲更想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否平顺,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不忘问候爱子,而胤礽却常常忘记给他汇报情况。

在康熙心里,胤礽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当康熙亲征准噶尔时,对他“不胜思念”,还嘱咐人将太子穿的衣服“棉、纱、棉葛布袍四件”寄来,“为父思念时穿之”。

胤礽是个十分英俊的皇子,当时法国的神父来中国拜访康熙,回去后向国王路易十四说,胤礽是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他十分英俊,可以说在同龄的皇族中,相貌是最出众的,他必然成为中国帝国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皇帝。

然而身在皇室中也有身不由己的地方,尤其是皇子们,看似外表光鲜靓丽,背地里却都在为了争夺权力各怀鬼胎,无数血淋淋的历史为我们证明了,皇族成员的生活,在某些方面上还比不上普通人。

康熙末年,晚年皇子争斗愈演愈烈,而胤礽的性情也大变,不再是那个孝顺敦厚的孩子,而多了很多康熙所不能理解的东西,对权力的贪欲和野心,将父子的关系越推越远。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再度出行,此时发生了几件事让康熙和皇太子矛盾激化:

此时康熙膝下的儿子们纷纷长大,而康熙的爱也有所转移,比如他偏疼更小的儿子,当时皇十八子胤祄患了病,康熙很着急,而胤礽却一脸无所谓,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弟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