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学人紫微斗数续探讨四化原理 经过无数次地探索紫微斗数四化原理,孝道学人归类了其中三大难处。 《一》大衍之数的质疑 什么是大衍之数?下列是学人从“道藏洞真部之易数钩深图”原文提取。 紫微斗数也是易学五术之一,易学里的每一个学术离不开太极,河图,洛书,先天和后天八卦。而大衍之数则为易数象数的其中一部分知识产物。“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周易概论》中说“‘衍’字与‘演’字古通用。古人用蓍草算卦,称为衍算,也即演算。而“大”当然是指天地。因此,大衍之意,是指天地的运动变化。 大衍之数是指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数。太极之数为1,两仪之数为3,四象之数为10,八卦之数为36,其数总和为50,即大衍之数五十。从这里不难紫微斗数的概念确是源自其中,因为紫微斗数太微赋里有曰, [斗数至玄至微,理旨难明,虽设问于各篇之中,犹有言而未尽,至如星之分野,各有所属,寿夭贤愚,富贵贫贱,不可一概论议。其星分布一十二垣,数定乎*三十六*位,入庙为奇,失度为虚,大抵以身命为福德之本,加以根源为穷通之资。] 《易经》系辞上传大衍之数段之前有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与大衍之数的五十有别,后被人认为大衍之数即是天地之数,并认为“大衍之数五十”是“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在文字上的遗漏之误。《周易正义》中引姚信,董遇的说法:“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画之数,故减之而用四十九。”其用四十九,舍一不用以象征太极,舍六不用以象六画之数。把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合体为一论。天数,即阳数奇数,一,三,五,七,九,五个天数相加为二十五。地数,即阴数偶数,二,四,六,八,十,五个地数相加为三十。天地之数,即二十五加三十为五十五,此与河图之数吻合。这就是天地之数与大衍之数的异论,而孝道学人认为天地之数出自河图与大衍之数不同。二数在易经里代表两种系统概念。 《二》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异论 周所皆知,河图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河图洛书象征了先天后天,河图圆洛书方,后河图洛书合一象征了天人合一。《易经》系辞上传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朱熹在其《易学启蒙》中引用汉孔安国所言“《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既然如此,伏羲氏是如何根据《河图》画八卦的呢?河图共有10个数字,而八卦仅可以用8个数来代表,那么八卦用河图中的哪8个数来代表呢?河图究竟是什么含义,他与八卦及文字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历代争论的话题。但相比而言,河图来历更是千古之谜。其中关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推演,亦有说法解释邵庸的推导方法出自江永,八卦对应数是实数,真数,乃陈抟传给邵庸的,但没有解密。邵庸的这套数是虚数,是用数。邵庸为“皇极经世书”之作者。有关天人合一的说法,孝道学人在博客里的太极篇论过。其合之意义深奥,特别是学命的有必要了解其中含义。 《三》星辰五行 紫微斗数的星耀若离开了二十八星宿,其五行由来确是不好考证,离不开“神”。故综合上述三大难处,要去找出四化之原理确是需要时间,一点一点从历史过程中探索。紫微斗数四化原理,学人也曾经废寝忘食地琢磨过,纳卦方式,归藏法,天干十二长生五行法,甚至还用了网上流传出来的连山卦套入,但不能成功把每一个星耀的五行考证。那段时间连做梦也是在取爻,所以才能综合了三大难之处。在还没能把其原理给考证出来时,大家还是用古人留下的吧。五术之学术还是要以古为首,但,倘若有和学人一样热爱这学问的,欢迎一起交流探究。这学问乃古学问,渊博高深,想找出原理非进入历史探究不可,一个人的研究,过程太孤单了。 习易,学命是只有学富贵贫贱而已吗?非也。习易学命是需要有研究精神的,不能忘本,所以孝道学人特别尊重每个在这学术里持续研究的老前辈。因为易学确是不是那么简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