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不管推什么 后台总是有人留言问—— “失眠”
晚上瞪着俩眼睛睡不着 第二天恍恍惚惚、精神萎靡 睡不好觉是成年人共同的折磨 长期失眠怎么办?许多人选择吃镇静催眠药,每天吃点安眠药就可以睡得舒服又踏实。 镇静催眠药有缓解兴奋和助眠的作用,较为常用的是长效的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医生开始提醒老年人,要慎用这类药物! 为什么呢? 尽管苯二氮䓬类药物可明显缩短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并减少觉醒次数。但事实上,它用作安眠药通常只在短期内使用有所帮助。在连续用药大约4周后,人的大脑就习惯了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作用,镇静催眠的作用可能就不如刚开始服用时那样有效,或者需要增加用药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效果。 比较常见的副作用:用药依赖、记忆力下降和增加白天的嗜睡和疲劳感。长期服用还可能增加痴呆、跌倒以及骨折的风险。 随着年龄增长,风险会逐步增高。因此,许多国家都已经不建议老年人长期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来助眠。 但也不是绝对的 有些人不用停药 大多数老年失眠者应避免长期使用二氮䓬类药物,但也不是绝对的。 少部分老年人出于某种原因,需要较长时间服用。例如,老年人患有难以控制的焦虑、抑郁及其他生理或心理疾病而导致的失眠症,如果苯二氮䓬类药物对缓解焦虑、抑郁的作用特别好,就可以适当延长药物使用时间。 这是个权衡利弊的过程。 如果您是一位正在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老人,当务之急是向为您开药的医生咨询,确认是否有必要停用药物。 他们会建议您怎样逐步减少药物剂量,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他们也会告诉您如何用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缓解失眠症状,如何应对停药后失眠症的复发等问题。 特别要注意的是药物减量的过程应该足够缓慢,切忌一刀切地停用。这样减药的戒断症状(如失眠加重)会好一些,药物最终停用也比较容易成功。 减药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失眠者只需几周就能顺利停药,也有的人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因此离不开医生的指导。
有些人刚开始减药时感到难以入睡,还会出汗、焦虑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最几天里感觉相对明显一些,数周后会逐渐得到缓解。但也有许多人不会经历这个阶段。 尽可能在有睡意时再上床睡觉,不要过早上床。 除了睡觉,卧室的设置不要有其他的功能。 如果上床后超过半个小时仍无法入眠,可以暂时离开卧室 用闹钟让自己在每天早晨相同的时间醒来,白天不要午睡、小睡 中午之后不要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入睡2小时前不要运动、吸烟或饱餐 白天打开窗帘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尽可能让房间内的噪音减少到最小状态 增加白天的活动量 晚上可以饮用少量热牛奶或无咖啡因的饮料 入睡前不要吃东西、摄入咖啡因或吸烟 上床前去一趟洗手间 保证每日上床和起床的时间大致相同 入睡时尽量放松全身肌肉,理空思绪 小睡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且下午2时后不要小睡 来源:邵逸夫医院 |
|
来自: WenLongTSG > 《睡眠与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