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色的艺术家们(下) / 代表色

 公司总裁 2019-02-22


颜色会在人们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有时候一种颜色甚至就代表了一种风格,代表了一位艺术家,只有通过对这些颜色的解读才能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上期我们了解到了

6位艺术家最喜爱的色彩

好色的艺术家们(上) / 代表色

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他的艺术家们代表色


-何多苓:灰-


在当代中国画坛,何多苓是一位令人注目的人物。自1982年推出油画《春风已经苏醒》以来,他不断有新作问世,画风悄悄在变化,形式、语言也在逐渐完善,但他作为画家的面貌却是鲜明的,予人的形象是整体的。他被认为是具有杰出才能的现实主义画家。



灰色,是何多苓多年来画布上最基本的色调,事实证明,这也确实是他的擅长。他画室的调色板上,颜色很单纯甚至很单调。而用最单纯的材料表现最复杂的对象,则是一件颇具挑战意味的事情。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灰色的人体相当另类。她们没有取悦于人的企图,没有故做姿态的炫耀,她们平静如水的表情其实隐含着难于言说的私密情节,貌似安然袒露的身体反而遮蔽了视觉以外的背景信息。



何多苓作品中的情感倾向,始终都是令人难以捉摸的。脆弱、忧郁、敏感、怅惘……一如画面上的灰色那样,给人以不敢肯定而且难以释怀的感觉。



在初次面对这些灰色人体时,许多人通常都会有若隐若现的疑惑,他们会不自觉地去寻求通向阐释之门的明确线索。而何多苓此时此刻却常常袖手旁观,看来,他宁愿把阐释的权利拱手让出,因为模特儿自己已经站在那里,她们的身体往往就是最好的答案。


 

很多人都说,何多苓画得越来越灰,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灰是成都最常见的天色,也是何多苓居住成都这个城市的味道。在何多苓的画里,那种透明的轻盈的灰本身就是避风港。避的是过分的欲望、高强度的打拼,避的是比较、计较、逞强。


-周春芽:绿-


周春芽,中国当代艺术家,1955年出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86年开始游学欧洲,擅长油画、版画。周春芽的作品融西方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于一体,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率先踏上国际艺术舞台中的一位。周春芽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中对色彩把握最好的画家之一,反自然色彩的运用是他作品中的典型风格 ,《绿狗》系列就是周春芽绘画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1994年,朋友送给周春芽一条德国牧羊犬,这条狗不久就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侣。“它小的时候就与我睡在同一张床上,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散步。我画画的时候它总是在一边注视着我。我想,与其画那些距离很远的东西,还不如画身边的事物。于是狗就成为我画布中的主角。” 



1997年,一向主张反自然方式色彩运用的周春芽,决定把狗画成绿色。十余年间,周春芽不知疲倦地创作了几十幅《绿狗》系列作品。被刻画的狗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姿势,影射了一种淋漓彻底的暴力和色情感。



绿狗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暗示了现在人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危险。其实,绿狗在某种程度上正象征着画家自己。在四川画家纷纷赴京寻找发展的那个年代,周春芽选择留在成都,在成都的生活是平静而又悠闲的,在这种舒缓的创作节奏中,那条狗是周春芽最好的伴侣。



而周春芽也将所有大胆离奇的想象赋予这条狼狗。不久之后,周春芽和他的“绿狗”一起扬名国际艺术界。



对于《绿狗》系列作品周春芽是这样描述的:“绿狗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绿色是宁静的、浪漫的、抒情的,包含了爆发前的宁静的意境。”



-徐累:蓝-


徐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他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个案。徐累是方兴未艾的“新水墨”潮流的重要开拓者,为中国画的当代进程贡献了标志性的范例,又坚持以中国绘画材质和东方美学精神为圭臬,树立了另一种中国当代艺术的样本,并获得国际性的认可。



他的作品有一种当代艺术中难得的优雅气质,以自然之态融入各种环境却能以艺术之姿提升格局之雅。徐累的画,多以蓝色叙述,幽闭、蜿蜒、神秘、隐晦......作品,人格物化着蓝色性格的作家。



也有人称他的画“始于愉悦,综于智性”,大凡用修辞学来做艺术的艺术家多是比较聪明的。徐累的聪明暗藏在作品中:场景的微妙玄机、精心布局的机巧、动物性的隐喻......



动物园里的瞎猴子,已经死去的杜尚,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还有继续交往着的文人朋友们,这些,都促成了画家徐累在当代艺术上的进化。



徐累表示,自己的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特别近,他自己同时也是一位作家,他在创作中喜用修辞,将对文学的领悟在艺术中相互印证。



徐累,其绘画更具有一种文化意义,他创造的充满神秘幻想的世界,在文人画的图像中增加了虚无、疏离、迷宫和荒诞感的现代经验的表现,并且将这些现代性的空间经验吸收为一种文人画的风格化形式。在艺术方法上重新复活了灵知主义传统,使其在图像本体上真正开辟了现代转变的途径和可能性。




-草间弥生:红-


出生于1929年的草间弥生见证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她的艺术实践横跨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两个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艺术,同时也经常与女权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等流派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她仍然拒绝被定义为任何主义、流派或运动的艺术家,她形容自己是“精神病艺术家”。



虽然她一生都在与幻觉抗争。在那些梦境一样的幻象作品之下,隐藏着草间弥生曲折离奇的人生。这一生,她用绘画、软雕塑、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创作手法展现她所看到的圆点世界。




大概人人都觉得草间弥生是个难以理解的偏执怪婆婆,她的存在似乎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波点,让密集恐惧症感到窒息的图案,神经质的穿着。却少有人知道她的精神世界一直被痛苦所缠绕。



-伦勃朗:棕-


伦勃朗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在这其中,有100多幅他的自画像,记录了画家的各个年龄阶段。在伦勃朗的自画像以及其他许多作品中,我们发现伦勃朗似乎对于一种用光方法情有独钟,这种用光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伦勃朗光”。



伦勃朗的油画一贯采用“光暗”处理手法,即采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



伦勃朗对光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伦勃朗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画风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



伦勃朗在选择颜色时可能是克制的,但他没有克制颜料的厚涂使用,尤其在他后期职业生涯里。荷兰艺术家和传记作家阿诺德·豪布拉肯评论道:“伦勃朗的肖像的颜色是“严重超载,以至于他的鼻子能从画布上突起。”



伦勃朗用他的全面专业知识创造出一种绝妙而自由的新技法,它不同于现今的纯一次作画法,而是更灵活,因为他在绘画中,利用了油画颜料变化无穷易于修改的一切可能性。他的技法是真正超凡脱俗的绝技。他在其作品中所作的探索永远是令人激动的经验。 



-梵高:蓝-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最爱用的颜色,莫过于黄与蓝。蓝色在心理上给人是冷的、安静、清高。对人机体的有减低血压,给人安静、清新、舒适和沉思的感觉。而梵高忧郁蓝色伴着生命而来,浅如海蓝,深似墨团。



构图,笔法,用色这些基本要素对于艺术大师而言,都属于次要的东西。而透过画作传达出的精神世界,才是艺术伟大价值的核心所在。梵高的画正是如此,画里可以强烈感受到传达的情绪思想,他内心的热情、彷徨和挣扎,他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他独树一帜的世界观。可以感到他耗尽生命所有热情去体会生活,然后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开启不同于前人的艺术,做启发后人的艺术”——这就是梵高作品的伟大之处。但更多的伟大,来自梵高的作品能打动人,无论他的生活如何不堪和落魄,他的作品永远是,明亮的,美好的,纯真的,积极的。





编辑:Elvira   转载注明出处禁止申请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