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欢迎来到《大精英课堂》,一个持续分享营销干货的平台。 社群随着规模的发展,往往会逐渐进入“重度运营”的阶段,要求运营者付出更大的精力来进行维护,如果运营者本身就属于兼职性质或者肚子里“墨水”不够多的情况下,社群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并逐渐掏空运营者的“大脑”,导致社群停滞不前。 所以,如果想社群平稳的发展,甚至可以进入自驱动的良性循环,定时给社群引入新鲜血液很有必要,相当于给“老化”的社群进行续命。那么,说到这里,有人势必会出现三个问号,1、该选择什么样子的人来引入? 2、我该如何发现并拉到这些人? 3、成功引入后他们该做什么?我该如何培养他们? 为了助力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昨天我已经讲了打造社群的人才基地之《选人》篇,没有读的伙伴可以先去读一下,今天是《发现》篇。 一、挖墙脚 简单粗暴的说就是挖人,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得到一匹“良驹”无异于如虎添翼,所以人才一定是炙手可热、你争我抢的。《三国》中经常会上演的好戏是,群雄逐鹿中,各方霸主为了得到一名良将来增大自己生存的砝码可谓是煞费苦心。攻心、挑拨离间、收买人心、金银诱惑等手段层出不穷,不可谓不厚黑。回到我们“社群人才”的话题,虽然没有如此夸张,但是如果不主动去“争取”人才,那么人才往往也是被别人争走,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方法很多,如下: 1、 悄悄潜入某些高端社群、优质社群等人脉圈子中默默观察 找到适当的时机可以加好友,通过一段时间对圈子内部和个人朋友圈的观察,你会发现,圈子里哪些人比较活跃,哪些人比较有话语权,哪些人善于总结输出,哪些人经常“发号施令”,这些明面上的行为基本可以大致判断出圈子的人员架构,部分人员特点、性格,他们所具有的某些能力,所以我们发现了“潜在目标”; 2、 发现之后并没有结束,接下来我们要采取行动,检验“真伪”,他们是否值得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a) 一对一私聊,了解一下对方的聊天风格、情商力、语言组织能力; b) 故意抛出一些争辩性话题进行讨论,了解一下对方的思维逻辑能力、反应能力; c) 仔细阅读其朋友圈,判断一下对方的生活节奏、工作规律、人品等是否符合社群的定位; d) 朋友圈发布的配图、文字等也可以反应出对方的格局、品味、文案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麻烦去检验呢?因为以上所有的标签基本就是整个人的“用户画像”,而好的文案能力、设计能力、反应能力、项目运营能力以及人品、性格都是加入社群并且带来助力的前提。 二、修炼内功 任何组织吸引到优秀人才的最有效的办法是修炼内功,不断提升社群的自身能量。 优秀的组织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否则即使挖到,也会流失。有足够能量的社群就可以通过其影响力连接到更多不同领域,不同特点的人群,然后通过跨界合作,口碑互传再持续不断的吸引到人才上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用在这里很贴切,因为一个领域圈子就那么大,优秀的人就那么多,当社群能量足够大的时候,一旦吸引了优秀人才加入,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优秀人才也会闻风而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