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一直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数千年来一直是世界老大,但都没主动侵略过别人,不像西方国家,国力稍微强盛一点,就蠢蠢欲动,想着侵略别人。有人就开玩笑了,说960万平方公里面积是充话费送的吗?哈哈,确实有点意思。今天就这个话题给大家唠唠嗑。 说我们从来没有侵略过别人,这个说实话,我也不认同,汉唐时候我们对西域各国,可动不动就灭国的,像唐朝的苏定方,可是东征西讨的灭国专业户。虽说他们国不大,但有的政权也是不可小觑的,像吐谷浑、高句丽。明朝的时候我们和平船队——郑和船队,在海外直接抓人家国王回大明受审的,霸气侧漏。 回到正题。我们从夏朝开始一路走来,四千多年,我们从蜷缩在黄河滩一隅的内陆小国,逐渐成为雄霸东亚数千年的东方大国,中间无数次的扩张—内缩—扩张中反复,中间充满了苦和泪,也充满了自豪与屈辱,但我们一路走来,最终确定了今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无愧于数千年来无数华夏帝王将相们的艰苦付出。 古代中国无数次的对外开拓战争中,对中华民族来说有两次战略性事件。一个是商王武丁时期的东征东夷,使处于内陆的中华文明第一次接触到大海,并逐渐占领亚洲东海岸;第二次是汉武帝在反击匈奴战争中,占领了河西走廊,广阔的西域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使中原农耕文明的战略纵深一下向西扩展数千公里。 第一次、东征东夷。无论是皇帝时代,还是夏商时代,古代中国始终在黄河中游一带发展,是个典型的内陆国家。直到商朝中期的武丁时期,处于今天山东、江苏地区的东夷部族与商王朝发生冲突,商王朝派兵东征。经过数年苦战,才打败东夷诸部,使处于内陆的华夏文明第一次接触到海洋,开始了中国的海洋时代。此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南北开拓,最终独占了东亚大陆从朝鲜半岛到北部湾的海岸线,中国完成了从内陆国到海洋大国的华丽转变。这是中国第一次领土蜕变,也奠定了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历史地位。 第二次、占领河西走廊。在秦帝国时期,秦始皇已经统一了除匈奴以外所有的已知地区,当时真正做到了统一天下。但在张骞通使西域以后,通过河西走廊,中国人知道了更加广阔的西域,至此西域开始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河西地区,击败了占据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歼敌4万余人,并且使浑邪王率4万余众归汉。两次河西大战,使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先后设置酒泉、武威、敦煌郡、张掖四郡,使河西走廊正式划入大汉版图。河西走廊的打通,是中国第一次向西面对广阔的西域,并以河西走廊为前沿,进军广阔的西域地区,使中国的农耕文明战略纵深一下向西扩展数千公里,极大的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安全。 自汉朝之后,河西走廊始逐渐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战略屏障。有了河西走廊,使中原政权始终对漠北的游牧民族和西域诸国保持着战略优势,成为中华文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基地。我想中华文明能够保持五千年而不断,河西走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试想,如果没有商王武丁东征东夷,不知道中华文明什么时候才能够着大海,没有大海,中华文明永远是个蜷缩在河流一角的内陆文明,中国也是个内陆国。 试想如果没有汉武帝占领河西走廊,那么中华文明就时刻受着漠北游牧民族的威胁,像战国时候的秦国,北宋,更无法占领广阔的西域有今天的版图。 感谢这两个伟大的领土开拓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