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文蒂诺·罗萨斯《乘风破浪圆舞曲》,忧伤醉人

 红豆居士 2019-02-22


胡文蒂诺·罗萨斯 (Juventino Rosas 1868-1894)是一位墨西哥作曲家,他的音乐生涯始于自幼随父在街头卖艺。


当他7岁时,无论怎样的音乐,从教堂钟响至街头小提琴演奏,全是他赖以维生的方式。


他拉小提琴,为街头艺人伴奏,曾两次入读正规音乐学校,两次中途退学,甚至连一次考试都没参加过。换句话说,他几乎完全靠自学成才。


他也有过稳定的工作,为军乐队创作一些应景的小曲,可他还是更加喜欢四处云游的生活。


1893年,他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并在会场演奏。1894年,他随一个乐队乘风破浪来到古巴演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古巴,他感染重疾离世,年仅26岁。


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少,也深受墨西哥人民的喜爱,但其中传世的,只有这首《乘风破浪圆舞曲》》(Sobre las Olas)


这首曲子也被翻译成《在波浪上》,作于1891年,当时罗萨斯在一个歌剧团担任作曲,23岁。曲子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而曲中所表现的大海般的气势,则弥补了维也纳圆舞曲的曲牌中缺少大海情怀的空白。


一天,他和朋友到马格塔列那河游泳,发现了著名的孔特莱拉泉水,一下子来了灵感,就把在泉水旁的感受即兴创作了一首名为《在泉水边》的圆舞曲,但朋友们认为这首曲子的意境倒像是在海上乘风破浪,罗萨斯觉得有理,就把曲名改成了《乘风破浪》。


回家后把曲子抄好后,依照乐队指挥事先建议,献给了歌剧团赞助商的夫人,首演博得了热烈的赞赏。后来由于生活拮据,罗萨斯将曲谱仅以17比索卖给了一家出版商,竟使出版商获得了10多万比索的利润。


虽然只有一部经典作品被世人铭记,但夸张点儿讲,他就是墨西哥版的肖邦。在他去世后15年,墨西哥人将他的遗骨接回了故乡。


1950年,墨西哥为其拍摄了一部音乐电影,影片名称就叫「乘风破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