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最重要是这点

 蓝天碧水应有期 2019-02-23

水木君说:

都说生命是脆弱的,其实脆弱的只是肉体,而非精神。一个缺爱的人确实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但我们仍可以做自己的大人和小孩。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便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败。

德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一起耸人听闻的“罗滕堡食人案”。

“食人案”的主人公Meiwes出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

8岁时,Meiwes遭遇父亲车祸身亡,哥哥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失常的一系列打击之后,精神也出现了恍惚。

极度缺爱的他对爱产生了极度变态的想法,那就是“如果爱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了他,这样他就可以永远属于自己。”

随后,Meiwes遇到了一个同样缺爱的男人Brandes,而Brandes对爱的认识则是“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心甘情愿被对方吃掉。”

于是,两个缺爱的人决定完成这个“吃人”和“被人吃”的疯狂计划。

Brandes如约来到Meiwes的住所,Meiwes按计划杀死了他,然后把尸体冷藏,一点点分食。

好在最后,警察发现了Meiwes的秘密,这一切才得以曝光,Meiwes也被绳之以法。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可恨之人又何尝没有可怜之处。

如果不是极度缺爱,原本乐观向上的Brandes又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何为好人,何为坏人,有时只在一念之间。人都是善恶共同体,只是不同的环境能够激发一个人的不同面。

而我们在对Brandes的经历唏嘘之余,不免想到缺爱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其性格、行为、心理发展、乃至恋爱、择偶观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与父母的最初关系就是我们成年之后的关系模型,如果在最初的关系里我们没有体验到应有的关爱,即所谓的童年缺爱。那么在成年之后则会自卑、敏感、叛逆、焦虑,也很难与他人建立友好亲密的关系。

极度缺爱者更是会作出种种疯狂的的寻爱举动。

最近有个新闻看得人扎心。

南京一20岁男子李某网贷了4000元钱,其父知道后,愤怒地没收了他的手机,并要求李某自己把贷款还上。

结果,李某贷款没还,反而站到了34楼大厦的楼顶欲跳楼轻生。

李某穿着单衣,站在安全围墙外的边缘,一不留神就可能坠落身亡。但即便如此,李某还是拒绝任何人的靠近。在民警表示不会强行过去,李某的情绪才渐渐好转,但仍不愿从边缘爬过来,只是一直喊着要父亲过来,还他手机。

得知父亲已放下工作赶来时,李某突然情绪崩溃,哭了起来。

李某说,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忙于工作,很少陪伴自己,感觉自己太缺爱了。

好在最后在民警的劝说下,李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而他的父母也承诺以后一定多陪伴儿子。不少网友看了新闻表示无法理解李某的行为,都20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脆弱。

对此,现场民警作出了回应,说:

“李某从小父母因为忙于挣钱,对他的感情各方面的关注不是很多。因此他很少感受到同龄人享受的亲情。他想通过贷款4000元这种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其实这个钱并没有用掉。”

原来,李某并非无理取闹,他只是太缺爱了。从小到大,一年到头,父母只有过年那几天才有时间陪他,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更是少之又少。

每次面对父母的忽视,李某总是一再地压抑自己,不敢说、不敢要。而现在他长大了,这才铤而走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父母讨爱。

一个人的童年有多缺爱,他的人生就会有多悲惨。但缺爱并非无药可救的恶疾,只要我们努力仍可以将它彻底治愈。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句话:“20岁以前,你的问题可以由父母负责,20岁以后,你的一切问题都应该由自己负责”。

那么缺爱的人,该如何拯救自己呢?

一、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心理学上有一个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是整体行为所主导的,所有让我们痛苦的行为也都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人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可怜,没有人疼爱,但你肯定没有想过其实是你主动选择了痛苦。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问题:

父母没有陪伴自己,不是不爱自己,他们在忙着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从小失去父母,没有人疼爱,所以自己更要学会给他人关爱。

如今事业顺心,家庭美满的演员孙俪也曾是一个缺爱的人。十二岁那年,孙俪父母离异,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所以,年幼的孙俪一度对父亲恨之入骨。

后来,孙俪长大了,意识到恨一个人,永远得不到幸福。于是,孙俪选择原谅父亲,与父亲和解,这也使得她走出了缺爱困境。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一段不幸的经历无法毁掉整个人生。

而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也并非无法改变,关键在于我们的选择。你有怎样的选择,你就拥有怎样的人生。

所以,不管我们的原生家庭怎样,只要我们不再耿耿于怀,缺爱的阴影便无法对我们苦苦纠缠。

二、学会在爱中理解爱。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第二次是恋爱”。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可以说人人都有病,而相爱的人就是互做对方的心理医生。

孙俪之所以能够与父亲和解,也和邓超有关。

在邓超逗逼性格的影响下,孙俪的性格改变了很多,对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爱是一种索取,也是一种付出。只有被爱的人才懂得被人爱着的幸福,只有主动去爱的人才能感受到爱一个人的快乐。

好的爱情就是一次肉体和灵魂的大洗礼,洗尽铅华,重获新生。

三、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内在,而非向外探索。

心理学家认为:“缺爱”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在自己内心里,住着一个不被爱的小孩儿。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和“内在的小孩”对话。

把自己当成自己最爱的孩子,告诉他“你不要害怕,我会永远陪着你”,告诉他“你要坚强,这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曾经红极一时的张韶涵被父母污蔑不孝、吸毒之后,一度陷入人生低谷。但这个坚强的姑娘硬是凭借惊人的意志站了起来,再创辉煌。

都说生命是脆弱的,其实脆弱的只是肉体,而非精神。

一个缺爱的人确实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但我们仍可以做自己的大人和小孩。

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便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败。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往往不完美,这些不完美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

但无论如何,很少有人是因为得益于完美的原生家庭而拥有成熟、健全的心智。

真正成熟的人,往往内心都是缺爱的,只有直面这些心理上的缺憾,与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和解,我们才可以成长为独立、幸福的人。

作者/才华水木君

水木文摘(mweishijie)原创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