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 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交警执法力度越来越严,电子警察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扣分罚款。 如果按照每辆车每年平均缴纳500元的违章罚款,一年累计罚款金额就可达1000亿元。 那么,这么多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章第八十二条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以及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根据法律根据交通违法违章的罚款应当上缴国库,那上缴国库之后到底有那些用途呢? 财政收入交通罚款属于罚没收入的一部分,罚没收入又属于非税收收入的一部分,而非税收收入又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部分。 也就是说,交通罚款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收入一样,都属于财政收入的范围。 交通违章罚款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用来维持交警部门的正常运营和工作,其中包括相关费用支出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等,但占比不大。 道路交通基本设施交通违章罚款的钱,在上交地方财政后,会有计划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含道路、桥梁、车站、码头等以及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机关产业的投资,对交通路障,交通违章车辆拖、吊以及保管。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 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其他用处我国交通罚款除了以上几点用途外,另有一定数额的百分比返还,调拨地方归当地交警部门自由支配。当然这只是其他用途中的一种,毕竟一个国家的交通体系很庞杂,有林林总总的事项需要运营。 当然,除了以上正当用途,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人民网就曾报道过吉林公主岭公安局乱罚款现象。 2006年,人民网揭露吉林公主岭公安局对交警实行绩效考评机制: 该局规定:把罚款的10%作为奖金返还给个人,20%返还给执行罚款的基层单位;将罚款数额与绩效考评挂钩,实行末位淘汰。 这一考评方案要求,交警大队不仅一线执勤人员要上路罚款,机关工作人员也要完成罚款任务,规定机关工作人员每月要交1500元罚款,才能得到375元补贴。 据报道,高额奖励加末位淘汰引发了干警的罚款比赛,给该局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去年该局罚没收入1600多万元,其中交警罚款1100多万元。 该市财政部门将罚没收入全额返还给了公安局,该局直接拿出110多万元作为罚款奖金发放给了一线干警,拿出220多万元给了各交警中队作为工作经费。 当然这件事情被曝光严查后,该项政策被第一时间“腰斩”,但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全国各省的交规严格程度还是明显不同的。 春节刚刚过去,相信很多车主都知道,一到岁末年初,交警的执法力度和罚款数额都明显高于平时。 这个春节,你扣分罚款了吗?欢迎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