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ESI学科概况 我校工程学科被引频次变化 我校工程学科ESI论文近年稳步增长,论文337篇,总被引2493次,高于ESI门槛值3.1%。 我校工程学科院系贡献 通过对我校近十年发表工程学科论文的作者单位进行分析,信息学院贡献了29%的发文量和39%的被引频次,环境学院贡献了19%的发文量和13%的被引频次,商学院贡献了13%的发文量和16%的被引频次,经济学院贡献了12%的发文量和14%的被引频次,其他论文来自于统计学院、财金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等。 我校工程学科论文JCR分区 我校工程学科论文的JCR期刊分区情况:Q1区论文量59%,被引频次79%;Q2区论文量13%,被引频次16%;Q3区论文量15%,被引频次4%;Q4区论文量10%,被引频次1%。另有3%的论文暂无分区,尚未被引。 我校工程学科高被引论文 我校工程学科本期共有7篇高被引论文,其中4篇来自于信息学院的高金伍老师、张春华老师和秦波老师,3篇来自于经济学院的夏晓华老师。 我校工程学科高被引论文 什么是ESI? ESI的全称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是科睿唯安知识产权与科技的产品,是一个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ESI将SCIE/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一万余种期刊划归至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经济与商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临床医学、多学科等22个学科大类。当某机构某学科近十年间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占全球该学科论文总被引次数的1%以上时,该机构的该学科即进入ESI全球前1%。ESI仅统计发表在SCIE/SSCI数据库的Article或Review类型的论文,数据每两个月滚动更新。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 |
|
来自: rexue_2014 > 《形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