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漫步之心情 2019-02-23

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单孔目动物全身也覆盖着毛皮,以乳汁养育幼总,心脏隔为四个房室,下颌有一块骨头,中耳有三块听骨。但是,它们也很不寻常,因为它们产卵,而非生下活生生的幼总。它们的某些构造也和爬行纲动物相似,例如,肩部有额外的骨头。单孔目有两科,针鼹科包括两种针鼹,鸭嘴兽科则只有鸭嘴兽一种。它们有鸭子样的嚎、跌脚以及毛皮身体和海狸状的尾巴,从1799年,第一只样本被送到英国后,便一直令科学家们啧喷称奇。

单孔目Monotremata共2科3属3种,包括针鼹和鸭嘴兽等。为最原始的卵生类群。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外,故名;卵壳为革质,幼仔吻端有一卵齿用以顶破卵壳;成体无牙齿,喙上覆有富于感觉的皮肤,头骨光滑,骨缝消失,踝部有毒距。仅分布于大洋洲。单孔目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表被毛,雌兽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幼仔,心脏分两心房和两心室,能保持体温在32℃左右,脑较大,并有较发达的皮质部,下颌由单块齿骨构成,中耳具 3块听骨。但是又与爬行动物一样,肩带具乌喙骨、上乌喙骨和间锁骨,组成腰带的坐骨、肠骨和耻骨不愈合并有上耻骨;采取爬行动物的站立姿态,肋骨和椎骨的结构是爬行动物式的。

单孔目动物的卵有软壳,约在授精10天后孵化。幼崽孵化后,数个月都得依赖母兽的乳汁。这种依赖在哺乳动物中很典型。


针鼹科 Tachyglossidae

有2属2种。又称刺食蚁兽。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刺食蚁兽。

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区域,雌兽的育儿袋即在此处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共2属5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针鼹

《哈利波特》中有一只神奇的动物——“嗅嗅”,它善于挖掘,可以发现金币的位置,这“嗅嗅”的原型其实就是针鼹。

针鼹: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外形似刺猬,和鸭嘴兽同为仍然生存的单孔目动物。主要吃蚂蚁

针鼹外形酷似刺猬,不过在分类上和刺猬相去甚远。针鼹属于单孔目,和鸭嘴兽是近亲,只分布在澳洲。针鼹有着单孔目动物独有的特征,它没有分开的尿道、肛门和产道,由泄殖腔来实现三者的功能。这本是爬行动物的特征,由此可见针鼹在进化上的原始性。和鸭嘴兽一样,针鼹属于哺乳动物中罕见的卵生生物,雌性针鼹的腹部皮肤褶皱会逐渐形成囊状,被乳白色外壳包裹的卵便通过泄殖腔进入育儿袋,开始孵化。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针鼹背部和体侧长满了刺,这些硬刺是特化的毛发,如头发般,能够脱落再生。针鼹身上的刺长短不一,十分锐利,刺之间被毛分隔。当遇到捕食者时,针鼹也会像刺猬那样把身体蜷缩成球形,或把倒钩刺射向入侵者,它们的刺是防身武器。

此外,雄性针鼹后足上还藏有秘密武器—— “毒距”,毒距是一根尖刺,原本可以释放毒液来攻击捕食者,但在长期进化中“毒距”已经不含有毒液了。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喜欢说话带刺的人,因为他们的说话方式会中伤别人。但自然界中那些身上长满了刺的动物,和人类的唇枪舌剑不同,因为这些“刺”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法宝”。


鸭嘴兽科 Ornithorhynchidae

仅鸭嘴兽Orhithorhychus anatinus一种,仅分布于澳洲大陆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是澳洲的象征性动物之一。体长约40厘米,为体型最小的单孔目动物。成兽无牙,无软唇,而有一鸭嘴状的吻部,故名。吻触觉灵敏,可以用来在浑浊的水中寻找猎物。足上有蹼,尾部似河狸,擅长游泳。繁殖期间,雄性后足产生1根长约15毫米小刺,连接储藏毒液的毒囊,用以炫耀求偶和保卫孵卵,毒液对人体可产生剧痛,并伴有恶臭。水栖、卵生,卵在洞穴中孵化。幼兽舔食母变相汁腺分泌而流入腹部沟槽中的乳汁而生活成长。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很多人认为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其实也不尽然,它是卵生哺乳动物。

是不是很神奇?它在动物界当然不算最奇特的,但却颠覆了人们对哺乳动物的印象。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

鸭嘴兽介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兼具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特点,生殖孔与排泄孔在一起,卵、尿、粪都有一个孔排除体外,所以科学家将其归为“单孔类”动物。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鸭嘴兽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

它通身长满柔软的皮毛,像一层上好的防水衣,嘴巴极宽扁,像面具一样装在脑袋上,形似鸭嘴,质地柔软,似皮革一般,上面布满神经,能像雷达扫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动物发出的电波。

鸭嘴兽仗着这一利器,在水中寻找食物和辨明方向。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18世纪后期,乔治·肖收到鸭嘴兽标本,以为这种生物是恶作剧的产物,后于1799年命名。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

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鸭嘴兽一生都过着独居的生活,大多时间都在水里,是游泳能手。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体在较冷的水中仍保持温暖。

游泳时,用前肢蹼足划水,靠后肢掌握方向,捕食一些生活在河中的小的水生动物,靠电信号及其触觉敏感的鸭嘴寻找在河床底的食物。

鸭嘴兽是夜行性生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冬季不活动或冬眠。

鸭嘴兽是为数不多的有毒哺乳类动物,雄性鸭嘴兽的后肢有尖刺,可分泌有毒物质,人类被刺到会产生剧痛,甚至无法动弹。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鸭嘴兽的眼睛和耳朵长在嘴后面的一个槽里,这个槽在水下闭合,因此它不靠视力或听力寻找食物,但也不是靠嗅觉,因为潜水时鼻孔同样闭合。鸭嘴兽之所以能在在黑暗的河底,从淤泥里挖食物,靠的是猎物发出的微弱电场。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暗中观察?在水下,我并不是靠双眼去寻找。图片:Dave Irving / flickr

单孔类动物都可以探测到生物肌肉收缩产生的电场,以适应在黑暗环境下觅食,一个带电池的假虾就可以激发它的捕食行为。除单孔类以外,已知的唯一可探测生物电的哺乳动物是圭亚那白海豚Sotalia guianensis

鸭嘴兽还是现存的极少数几种有毒哺乳动物之一。雄性鸭嘴兽的后足背面有一根尖刺,可释放毒液,其主要成分是防御素样蛋白,在静脉注射的条件下可以杀死狗,对人类来说虽不致命,但也足够让人持续疼上一个月之久(用了止痛药也没效果),这也算是可怜的鸭嘴兽唯一的防身手段了。据研究,雄性鸭嘴兽只有在繁殖季才会大量产生毒液,因此这根刺最大的作用可能是用于雄性之间的打斗。雌性鸭嘴兽和针鼹也有退化的刺,但没有毒液。

哺乳纲动物之单孔目动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