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汗可能是哪些疾病征兆

 脉立方放血疗法 2019-02-23

  盗汗是中医范畴内的一个病证名,主要是指患者入睡后(特别是在夜间),室温不高,环境安静的情况下,出现无故出汗,醒后汗液分泌就停止了。

  

  很多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出虚汗”。婴幼儿出现盗汗情况,多因被褥过厚,被捂出汗的,只要适当更换轻薄的被褥即可,和孩子身体健康没多大关系。中年妇女出现盗汗症状,首先要考虑该症状是由更年期潮热引起的。更年期妇女大多还伴有发热、皮肤发红,月经不规律等症状。

  一般轻度的盗汗,患者不需要太过担心,调整心态,规范作息,即可不治而愈。但是盗汗反复发作,醒来发现床单、被褥等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症状就比较严重了,多为病理性盗汗,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会盗汗

  引起盗汗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被褥过厚和更年期综合症,除此之外,以下3点也是病因:

  1、感染: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等结核病是导致感染、引发盗汗的常见原因。患者除了盗汗症状外,还会出现、咳嗽、午后低热、乏力、体重持续降低等结核病症状(患者需要被隔离);患者如果感染HIV病毒,患上艾滋病后,也会出现盗汗症状,同时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等症状。

  2、肿瘤。前列腺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或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会出现明显的盗汗症状,同时伴有低热、体重下降等;

  3、内分泌异常。糖代谢异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夜间睡眠时容易出现盗汗症状,同时伴有头晕、眼前发黑、心慌等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甲亢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同时会心慌、怕热等。

  这类病理性盗汗具有持续时间长,规律性不强等特点,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自愈,需要谨记,建议患者及早上医院接受检查,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日常预防该如何做

  1、日常饮食不马虎。现在美食太多了,火锅、烧烤、炸串、生鱼片……样样都让人馋得不行,恨不得顿顿吃,但殊不知这些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吃多了对身体并不好,会引发多种不适症状。所以我们日常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

  2、作息要规范。白天犯困,晚上不睡,这是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状态,晚上动辄1、2点才睡,殊不知,这对身体非常不利。我们要做到早睡早起,按时休息。睡前,建议大家用热水泡泡脚,舒缓神经,改善血液循环,帮助入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