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1亿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2000万北京人,你的朋友圈藏着多少秘密?!

 老年人CWK 2019-02-23


突然想起大学的好兄弟很久没联系了

北叔本来想看看他的朋友圈

了解下最近动态,好找个话题

结果...北叔的心里顿时有点小失落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

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了

光是北叔周围就有一半人以上

最新的官方数据更是令人大吃一惊

很多人都戏称现在

还保持朋友圈全部可见的人

要么是不知道怎么设置三天可见

要么可能就是微商了

你的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了吗



记得我们刚开始玩微信的时候

拔草了生活城市名气远扬的小饭馆

要发条朋友圈谈谈感想

怡心养性的去逛了城市里难得一见的

蔬菜花卉市场,要发条朋友圈留个纪念

即使是偶然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猫

路边一棵奇怪的树

都会忍不住发个朋友圈分享

但仔细想想

与微信朋友圈早些年热闹的景象相比

如今的我们,更新和翻阅的欲望

都已大不如从前

那个标志着新动态的小红点

似乎也不再出现的那样勤快

随意点开一个通讯录的好友

一个最新动态停留在大半个月前

点开另一个,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有时候都说不好是不是被屏蔽了

更新勤快的除了少数几个

总是很活跃的老面孔,要么就是发广告的

微信通讯录的好友倒是越来越多

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甚至是

楼下送水的大爷、理发店的tony老师

各种一面之交的人,最初的目的仅仅是

为了方便而已,可等最后回过神来

朋友圈已经从一个抒发情绪的树洞

变成了你来我往的社交江湖



其实在北叔的采访里仍然有几个小伙伴

朋友圈维持着全开放模式

并不介意把不同状态、各种环境下

的自己展示给所有的朋友

甚至因为有所经历

所以表示自己永远也不会设置

但是采访中的绝大部分人

都设置了,或者说曾经设置过

你是为什么设置三天可见呢

北叔通过采访大概总结了一些原因

因为加的人太多了

有人不希望他人知道自己过去的“黑历史”

因为心情不好

有人想暂时封闭自己

不希望他人过多地介入自己的生活

因为近期发的东西太多了

出于什么原因不能删除

或者懒得整理

又或者其实人都是非常复杂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不可言说的东西

可能是某个点赞很少的自拍

某段认为不够精彩的观点

某条想给某人看但并未得到回应的动态

很多东西的答案,自己也说不上来

设置仅三天可见,可能可以

帮助自己设置一个时间忘掉当下的自己

可能可以把这条给特定人看的

动态设置一个消失的时限

但说到底是有所在意、有所芥蒂

曾经只觉得朋友圈很干净的人很酷

后来才发现,朋友圈堆成山的人

也不失为一种“刚”



朋友圈三天可见虽然越来越普遍了

但说起来,其实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设置

有人会觉得如此设置的人

从内心看就比较封闭

有人表示不理解

为什么都发出了还要藏着呢

更有人会觉得如此设置

对朋友间的感情难免有些影响

就好像你同意我去你家做客

却又站在门口冷冰冰地嘱咐我

'除了客厅别的地方都不能进”

是不是过去发的东西见不得人呢

是的,尽管被如此诟病

依然有超过一亿人顽强地

找到那个隐蔽的开关打开

隐藏掉三天前的自己

说到底,其实是互联网时代

我们越来越依赖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

猜测一个人的喜好,查看一个人的近态

揣摩一个人的品味

经常在手机里看到诸如此类的文章

《朋友圈三天可见,正在毁掉你的人际关系》

朋友圈三天可见,关上了我对你的想念

北叔却以为,设置仅三天可见是在

一定程度上给人际关系设置了隔阂

但影响远不至于如此

无论是封闭、三天可见半年可见

亦或全部公开,朋友圈的范围设置

简单点看,就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罢了

熟悉的人,自然知道你什么情况

不熟悉的人,你什么情况对他没有多大影响

很多变淡的关系

并不是被忙碌的工作而消磨

被有隔阂的朋友圈拦截,最根本的原因

是我们懒于迈出联系的那一步

网络上的朋友也好,现实中朋友的也罢

最好的方式从认识的

那一天起就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想了解关心一个人

千万别只活在彼此的朋友圈里面!


今日话题:

你是如何看待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的

赶快来留言区和北叔聊聊吧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


声明:本文内容为遇见北京原创出品,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微信:hvct83

▎编辑:北叔(执行编辑:大天 摄影:石头

副主编:陈老师丨总编:Kelly

▎商务合作:13263223787(电话/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