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其昌为什么这么“火”?

 昵称32901809 2019-02-23

明代有三大才子,杨慎、解缙及徐渭。评选的标准更多地侧重知识的渊博和才华的多样性。假如从书画能力和贡献来看,大概要算沈周和董其昌。当然,明代还有戴进、文征明、陈老莲、徐渭、陈淳等人,特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伯虎。但若论贡献和艺术高度来看,非沈、董二人莫属。

董其昌为什么这么“火”?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

沈周可以说是明代中期画坛的大佬,是“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之首,也是明代中期影响力最大的吴门画派的实际领袖。而董其昌是明代后期当仁不让的执牛耳者,其影响覆盖整个清代,不仅直接影响“清四王”,连我们极为熟悉的八大山人都是他的粉丝。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高度,在同时代无人能及,如果结合书画理论高度和鉴赏收藏的广度,董其昌在整个中国书画史都堪称翘楚。

董其昌为什么这么“火”?

董其昌《致陈继儒两扎》

首先说说董其昌这个人。他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出生,南直隶松江人,古称华亭,大约在今天上海的松江区。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他在作品中提写“华亭”二字。颇为尴尬的是,他最初发奋学习书法的动机,并非希望成为一个书圣,而是因为他在隆庆五年(1571年)参加松江会试时,被阅卷领导认为字写得太差而屈居第二,第一名会元居然是他的侄子董原正。这让他发奋研习书法,并最终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进士考试时,考中了二甲头名,也就是全国第四名。

董其昌为什么这么“火”?

董其昌《丁卯小景图册》之一

很多朋友都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它为我们勾画了晚明的斗争场景。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其复杂的时段,权臣、宦官、后妃等各派势力争斗得极为惨烈。董其昌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在晚明,官员被罢官或入狱是颇为常见的,权相如徐阶、高拱、张居正无不是权倾朝野,却很少得以善终。董其昌能够安全地从正二品的官位上退下,不能不佩服他的老练与城府。

董其昌为什么这么“火”?

董其昌《高逸图》

在董其昌心中有很多偶像,或者希望超越的对象,其中最较劲的应该是元代的赵孟頫。董其昌不但要跟他比书法、比绘画,连官儿当的大小也要暗自较量。赵孟頫在退休前获得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领导;而董其昌致仕(退休)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副部长兼教育部长兼文化部长。

董其昌为什么这么“火”?

董其昌《临韭花帖》

看来就当官来说,董其昌是略逊一筹,不仅是个尚书,还是留都南京的尚书。当然,二人的职位都是虚衔。有意思的是,董其昌去世后,为了表彰他在书画领域的重大成就,追赠给他的谥号与赵孟頫一样,都是“文敏”,可见他在画坛的地位。董其昌作为一个书画家,能坐到这样的高位,并且是从进士开始一路攀升,宦海沉浮,画画却一直在进步,他的能力可以想见,这明显要强于七品县令郑板桥、吴昌硕,包括一生布衣的前辈沈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