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哥谈影#编好图片不求人(5)打造文字的飞翼

 外双楠 2019-02-23


是壹课影友根据许华飞老师《大飞哥:打造文字的飞翼--做好自己的图片编辑之(五) 》千聊语音课做的学习笔记或者说是学习摘要,用于壹课影友之间的交流学习。收听许老师语音课可以通过公号:“摄影班”的对话框输入大飞哥  获得链接进入,即可收听到许老师的天籁童音!   


(通过学习语音课我们会发现,这一节课许老师讲的内容侧重于专题报道类摄影,它要遵循内容的真实性,却又不同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图片本身就是叙事的一种表达语言,我们为什么还要文字来补充?

图片叙事有图片叙事的优点也自身的不足

优点:直观、生动、冲击力强。

缺点:理性不足,条分缕析的部分很难靠图片表现出来,而且受时空、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叙述和条理

专题作品的叙事部分借助文字使之条理清晰,文字的逻辑性又能把图片叙述的各环节连接起来,让整组作品更加理性、有章可循。

背景与前瞻

叙述事件的背景故事:

文字解释性说明,提供图片本身难以交代的事件要素,交代背景材料,指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时还要分析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了文字的补充,专题的信息量得到了完善。

不管文字还是图片,编辑工作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让读者能看到信息完整的作品。


图文并重  两翼齐飞

1990年8月举行的我国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是图片在我国报纸传播中地位提高的标志。

1985年10月,在全国第二届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蒋齐生先生第一次提出“图文并重”的观点。他在《全面改革与新闻摄影》的书面发言中说:“根据当前世界报刊极为重视图像新闻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报纸需要从‘图文并茂’上升到‘图文并重’。”

图片具有证据性、直观性

文字具有理性、逻辑性

好的文字说明要消除图片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传达图片中抽象的,无法用影像语言表达的信息和背景,引导读者对图片的理解,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两方面相结合就是图文并重。


 

标题作品名字!要求形式上言简意赅、夺人眼球 、让读者感兴趣、紧扣主题 把吸引人的要点通过标题表达出来。

本格派  以主要内容起标题

依据作品的本身逻辑,形式上中规中矩,内容上完整呈现,以作品主要内容起标题

如:雍和《上海拆迁》(最吸引人的部分---拆迁的故事)

    卢现艺《追寻祖灵之路》(精神价值---作品中事件的发生、发展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变格派 

李扬《404》    宋超《5

特色、引起好奇、 吸引读者但是变格不出格,而且紧扣主题要求不能变 。

标题要求阅读上口,利于传播 

如:---飞---......哥......哥......哥......

所以大飞哥网红了。

When时间:这个时间应该是具体到年、月、日,必要时到分钟,不要模糊为“昨天”、“上周”、“最近”、“近来”、“一段时间以来”等不确切的时间。

Where地点:要具体到国家、城市,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把这个城市的特点写清楚。

Who谁:不一定要写出人名,但是要表明这些人物的身份和特点。在拍摄一些会议的时候,摄影师首先要做到认人,这样在事后写文字说明的时候才不会张冠李戴。

What什么:要交代照片的具体内容,尤其是背景信息,能让读者了解照片以外的故事。

Why为何:阐释照片的意义,使读者对照片的理解达到一个高度。

How怎样:说明照片是怎样拍摄的,尤其当照片中人物是摆拍的,或者照片经过特殊技术处理的时候,一定要详细说明性避免读者误解。

点 :什么叫亮点?我认为它应该是整组作品的精髓所在,最能体现整组作品主题思想的单幅,其他单幅的作用也可以认为是这个亮点铺垫打基础,如背景介绍、延展性说明。


解释性说明在语言上应做到准确无误、语意明确、精当优美、通俗易懂、幽默生动。与文字相比,图片在信息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度上处于劣势。

读者很难从图片中分辨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地点也难以确定,这些信息都需要文字来补充。

一方面,缺乏说明的图片在传播信息时不完整,只有借助于图片说明,图片意义才会变得更确切;

另一方面,好的图片说明能大大提升图片的价值和信息量,使图片的意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规范的图片说明应包括图片的拍摄时间、地点、并提示画面中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画面中如有重要人物,应注明姓名、职务等信息,并标明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此外,还可包括信息补充和延展及原因分析、后果揭示、背景信息等。

前言后记

前言延续标题对于作品主题和核心内容的整体阐释,还应该为后面的图片展示铺垫。读者看完前言,大致了解主题内容后又产生了看图片求证的心理,通过观看图片又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  0.5+0.5≥1

后记要求言简意赅、文字通畅、紧扣图片高度概括、 一句提升!

对图片最后的总结,假如读者看完整组作品后热泪盈眶,最后看总结文字时终于把眼泪给引出来,那总结就是成功了!文字起到了升华作用,做了一个拔高。一句提升,可能不是作品主题,但应该是作者通过作品要表达的一个目的,一个通过一系列图文展示最终要表达的一种情绪,一个思想,一个愿望!

就好比:公众号“摄影班”最终目的是希望每一位壹课影友通过《壹课公益课堂》学习都有收获!在老师们的指点下摄影水平都有了提升!

 

本文是影友根据许老师语音课学习笔记,仅供大家语音学习时参考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