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中医看病——说说厌食症的治疗(三)

 为什么73 2019-02-23

厌食症(三)


余听鸿把病人之前吃过的药拿来一看。

基本都是开胃通便的药。

那个年代的医生看病,似乎也不怎么爱动脑子。

赵姓女孩换过的几个医生,开出来的方子都是千篇一律。

可是开胃通便的药往往都是一些气味浓郁的走串药。

刚吃下去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效果。

不然女孩子也不会吃了这么久。

这些药刺激肠胃蠕动,应该是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的。

但是越吃疗效越差,越吃没有效果,怎么就没有医生反思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余听鸿拿自己的方子跟过去医生开的药一比较。

看来自己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这些开胃通便的药,刺激肠胃气血的蠕动。

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会大量的消耗人体的气血。

刚开始吃的时候,胃口和排便或许会有一定的改善。

但是随着肠胃内气血被大量的消耗,吃下去的药物,想调动肠胃的气血蠕动都没有办法了。

因为肠胃内已经没有气血给它调动了。

吃到胃里的药物早就变成了死药。

甚至对身体造成破坏。


张郎说厌食症(三)


所以这个女孩子,早就不是胃肠动力不足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她是整个胃肠道已经干枯了。

就好像干枯的河床,你的船油加的再多,马力再足,也是开不动的。

现在最正确的治疗方法是“灌水”。

只有让河床里的水量充沛起来,这条小河才能正常的流动。

余听鸿马上调整治疗方案。

把药物调整为一边可以补充滋润胃肠道,一边往下润滑的药物。

而不再大量使用刺激和主动推动胃肠道的药物。

希望整个胃肠道慢慢的活跃起来。

但是刺激和推动胃肠道的药物还是不得不用一些的。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胃肠道内已经没有什么活力了。

吃下去的药物根本不吸收,也只是堆在胃里而已。

适当的用一些有推动力的药物,才有可能把这些药物推入到人体自身的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中去。

慢慢恢复胃肠道的气血,直到胃肠道能恢复到自我的蠕动,这个病就有希望救治。

但是这种药物量不能多。

不能让这种药物对胃肠道气血的破坏超过补充入胃肠道的气血。

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中医看病是很精细的。

表面的粗糙土鳖树根树皮,背后却有繁琐的思维。


张郎说厌食症(三)


这里张郎中又要乱入一下了。

这个女孩子之所以还有的救治,跟她每天总算还能喝下去一杯人奶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杯人奶给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证明了她的胃肠道还活着。

她吃下去的药物能不能起效,全赖这一线生机还在。

如果已经不再进食,真的是大罗金丹也救不回来了。

医生要是连这种病人是死是活的要点都不明白,那开药治病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而已。

医院里有很多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不再进食,靠营养物质的输入。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安慰而已。

表面上看,靠这个维持生命,很有道理。

其实输入进去的东西,跟你放到胃里是一样的。

那些病人不再进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生命力正在消亡。

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气绝则死。

如果你的治疗,没有办法逆转这种胃气不断消亡的状态,一条龙电话可以提前通知好了。



张郎说厌食症(三)


另外还要插入一下。

有些聪明的看客会觉得,那为什么一开始使用一些开胃通便的药物,胃口和排便改善了以后,马上停药,不就好了吗?

事实上,那种改善是暂时的,她一停药,马上又不行了。

因为这个小女孩起病,并不是胃肠道动力不足。

她从一开始就是胃肠道内的气血不足。

每次治疗给她推动一下,都在消耗她胃肠道的气血。

她胃肠道的气血,至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补充。

所以越治,疗效越差,最后发展到每天只能喝下去一杯人奶。

所以谁说中医一定是治本的?

看病治不治本,取决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大家能领会吗?

余听鸿医生所以很聪明。

他细细斟酌。

道理也想通了。

重新用兵点将,排兵布阵。

这一战是否能毕其功于一役呢?

我们拭目以待。





熙和堂 张朱晓医师



个人简介:笃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全面采集求诊者病情,综合归纳分析,以力求给

予求诊者一个满意疗效。平素喜用经方,时方,但求疗效,不拘门户之见。用药风格平和周全,进退有据,学宗吴门医派,上承仲景,下效叶桂。以病人健康为己任,以医道之彰显为夙愿。

擅长治疗:各类感冒,发热,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如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慢性咽喉炎,咽喉疼痛,干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咯痰不畅等。各类过敏性、变异性哮喘。慢性胃肠道疾病,如腹泻,便秘,胃口不佳,进食后饱涨等。膀胱泌尿道疾病。妇女月经先期,月经过少,月经延期,甚至闭经,崩漏等月经紊乱综合征。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皮肤干燥症等免疫类疾病。另调整体质长期失衡的各种亚健康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