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汗用中药怎么调理?

 小草回香 2019-02-23

谢邀。

盗汗,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在《黄帝内经》叫做“寝汗”, 是指人睡后出汗,醒后汗止的情况。《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云:“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大多数中医会告诉患者,盗汗属于阴虚,如《医学正传·汗证》:“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但是要知道,盗汗的原因比较复杂,决不非全是阴虚。这一点只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才会讲出来,其实中医经典中也有记载,如张景 岳《景岳全书·汗证》曾说: “ 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丹溪心法》云:“盗汗属血虚”。王清任之《医林改错》中有谓:“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

所以盗汗在中医临床上大致有肾阴不足,阴虚内热,营卫失和,气虚不固,脾胃湿热,痰热蕴肺,肝经郁火,心血不足,表里不和,瘀血内阻等原因。所以,如果辨证不准,很易错治。另外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结核等引起的盗汗。

中医调治方法,肾阴不足者,可用知柏地黄丸;阴虚内热者,可用当归六黄汤;营卫失和者,可用桂枝汤;气虚不固者,可用玉屏风散;脾胃湿热者,可用平胃散、三仁汤;痰热蕴肺者,可用泻白散,清肺化痰汤;肝经郁火者,可用丹栀逍遥丸,越鞠丸;表里不和者,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心血不足者,可用归脾汤;瘀血内阻者,可用血府逐瘀汤。

再有小儿盗汗的问题,小儿常有盗汗,有时甚至汗浸衣被,大汗淋漓。这是因为小儿神志未全,睡中不安,故易汗出,另外睡前多食,食积肠胃也可致睡中汗出,室温过高,或衣被过厚,还有家长给孩子用电热毯等取暖,也会引起小儿睡眠时出大汗。西医认为,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而以整夜出汗为特点,并伴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要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还要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小儿盗汗,我常用健脾和胃,补肺固卫法,用大安丸加玉屏风散加味。

题主所说“感冒后睡觉出汗厉害,被子都能汗湿”的情况,一般与外感有关,外邪一去,盗汗自止。或外感已愈,而盗汗不止,便当参考以上所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