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示大脑深处的活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新型核磁共振成像传感器

 gyjian 2019-02-23

钙是大多数细胞的关键信号分子,在神经元中尤其重要,对脑细胞中的钙进行成像可以很好地揭示神经元如何相互沟通。然而,目前的成像技术只能穿透几毫米的大脑,这显然妨碍了人类对大脑的进一步了解。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发明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观察大脑的磁共振活动。利用这项技术,我们可以追踪活体动物神经元内部的信号传递过程,以此将神经活动与特定的行为联系起来。

 


本文主要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大脑与认知科学、核科学与工程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研究所研究中心副成员 Alan Jasanoff 说:“这篇论文描述了首个基于磁共振成像检测细胞内钙信号的方法,它十分类似于在神经科学中广泛使用的成熟的光学方法,只是现在可以在深层组织中进行这样的检测。”

 

进入细胞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钙含量非常低。然而,当它们发出电脉冲时,钙就会涌入细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设计出用荧光分子标记钙的方法来描绘这种活动。这可以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中完成,也可以在活体动物的大脑中完成,但这种显微成像技术只能渗透到组织中的几十分之一毫米,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大脑表面。

 

“这些工具已经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让我们自己和其他人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水平的信号,”Jasanoff 说。


图丨

图丨Alan Jasanoff(来源:MI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